珍宝岛反击战期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给前线将军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肖全夫却说,不能打,刚刚过来的三辆坦克,可能是敌人的火力侦察,步兵并没有跟上来。陈锡联火了,不打我处分你。肖全夫依然坚持,他反问陈锡联,谁是前线指挥官?
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在具体的作战中,身在后方的总指挥与前线的指挥员之间难免会出现分歧。
在珍宝岛战役中,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就给前线的肖全夫致电,要求他立刻做出反击,肖全夫却并未按照他的命令执行,他为什么要拒绝司令员的命令呢?
1969年的某个凌晨,一声炮响划破了中苏边境的宁静,俄军的边防军在多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偷袭珍宝岛北端。
苏军在我国东北珍宝岛率先挑事,杀我边境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毛主席说出了最强硬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于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此展开,战争指挥由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和副司令员肖全夫全权负责。 肖全夫更是亲自到前线指挥,这是我军老一辈将领的传统,也是为了能更好的侦查敌情,分析战局。
周总理也非常关心前线战况,询问前方战线的指挥员是谁,当听到是肖全夫的时候,周总理便放下心了。
想要击败对手,就要了解对手的习惯,而肖全夫对苏军指挥作战那一套计划是再熟悉不过了。 因此在得知敌军三辆坦克开进珍宝岛时,后方的陈锡联立即下令让肖全夫带着战士们进行反击,但肖全夫并没有执行。
坦克在战场上讲究的是步坦协同,因为坦克的视野没有步兵好,需要周围有步兵掩护坦克被反坦克武器投降。
现在苏军这边只有坦克在前方开路,后面没有步兵跟进,这并不合理,因此他认为这只是苏军的火力侦查,目的就是查看我军主力和战略部署,于是没有选择主动进攻。
敌人见火力侦查没有达到效果,于是再次派出装甲车和坦克以及士兵再次进攻,只不过这次肖全夫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等到敌军靠近的时候,肖全夫下达进攻命令,我军借助有利地形阻击敌军坦克,打得苏军措手不及,我军成功击退敌人。
此后苏军又对我军发起多次进攻,在我军战士们一次次将他们击退。
最终珍宝岛战役我军以击毙苏军230多人,击伤坦克装甲车19辆的战绩,成功保护了我们国家的领土,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战后陈锡联也夸奖肖全夫做得对,珍宝岛战役展现出肖全夫高超的指挥才华,出色完成了毛主席交给的任务,捍卫了祖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