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玻璃大王曹德旺拿出100万的巨款,资助了一名小女孩换肾,手术后,女孩恢复的非常好,曹德旺本以为女孩会感恩自己,然而当他再次见到女孩时,女孩的“报答”方式却令人意外…… 曹德旺,他是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到中国汽车玻璃行业的发展壮大,更会想到他做的那些数不清的慈善事业。 这些年来,他捐出了很多钱,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在他看来,做慈善不只是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一种提升自身修养的方式,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但这条做慈善的路可不好走,他常常看到人们善良和邪恶的一面,这也让在不停地思考,慈善能做到什么程度,又有哪些做不到的地方。 2015年,福州有个七岁小女孩得了重病,情况非常危急,换肾手术需要很多钱,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眼看就要绝望时,他们找到了曹德旺求助,曹德旺得知小女孩的病情后,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承担了她所有的医疗费用,小女孩住进了福州最好的医院,医生护士们精心照顾她,她也一天天好起来。 三年过去,女孩的身体彻底康复,终于能离开医院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她向医生请求开一张需要继续进行“排异治疗”的证明,希望借此能够继续得到曹德旺的经济资助。 医生没有同意她的请求,并告知她实情,曹德旺的秘书得知此事,让人没想到的是,曹德旺表现得非常平静,他说自己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想法。 这样的事情曹德旺之前也遇到过,早在2000年,他慷慨解囊,资助了一位实习生白丁贵治疗肝癌,尽管曹德旺尽了最大努力提供帮助,但不幸的是,白丁贵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让人感到震惊的是,白丁贵的父亲竟然领着一帮人跑到曹德旺的公司,想让曹德旺直接安排白丁贵的弟弟顶替白丁贵的位置,然而,曹德旺果断地拒绝了这种蛮横的要求。 这两个事情,就像两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小女孩那样做,可能因为年纪小不懂事,可能是家里人教的,也可能是长期觉得不如别人,产生了依靠别人的想法,白丁贵父亲的做法,更多是因为生活困难,想要更多资源,也担心以后会怎么样。 即使遇到“以怨报德”的情况,曹德旺先生也能理解,他没有因为这些遭遇就放弃慈善事业,因为他深深懂得,做慈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而是为了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心境界,他经常说,做慈善就是在修行自己的人生,这说明你对人情世故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反省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曹德旺做慈善,不只是尽企业家的义务,更能看出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慈善坚定的决心,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慈善,也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慈善的意义和人性的本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