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9年,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将海军上将陈绍宽带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话称:“蒋委员长如一定要我飞往台湾,只好从飞机上跃下!"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19.10.18钩沉|陈绍宽:海军名将坚拒赴台) 1949年,中国面临关键的抉择时刻,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另一部分人决定留下,国民党的重要官员们纷纷前往台湾,但有一位声望很高的老将军,明确表示要留在大陆。 这位被称为“中国海军之父”的老将军陈绍宽,面对宋美龄亲自上门,请他去台湾,他称自己身体不好,婉言谢绝,几个月后,蒋介石的心腹朱绍良带着蒋介石的信再次邀请,陈绍宽写下“有病,恕难从命”六个字,并且表明态度:蒋委员长如一定要我飞往台湾,只好从飞机上跃下,陈绍宽如此坚决地不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是因为什么呢,他的选择,将会对他个人,以及中国海军的未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陈绍宽是福建闽侯人,从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还曾远赴英国深造,回国后就在海军担当重要职位,他的一生,都和中国海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1912年,那时列强们还看不起中国海军,陈绍宽就驾驶着“镜清”号军舰,凭借高超的技术,成功通过了暗礁密布的闽江口,从上海平安抵达福州,这件事震动了当时的海军界,充分展现了中国海军军官的卓越能力。 这位年轻舰长航海本领高强,带兵也很有方法,有一次,一位大副不听他的指挥,总是睡懒觉,为了整顿纪律,陈绍宽组织了一次模拟消防演练,特意选择以大副的房间作为着火点,熟睡中的大副被突如其来的水柱浇醒,全船官兵都看到了这一幕,陈绍宽用这种方式敲山震虎,既让大副长了记性,又在全船上下树立了威信,让大家明白军令如山,必须严格遵守。 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陈绍宽和蒋介石的关系相当微妙,蒋介石很看重陈绍宽的才能,想要争取他为自己效力,但同时又担心陈绍宽过于独立自主,尤其在海军的控制权上,两人一直有矛盾,蒋介石始终不承认福建海军的特殊地位,1931年,陈绍宽多次提出要率领海军抗击日本侵略,但都被蒋介石拒绝了。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时,日军攻打上海,十九路军英勇反击。但蒋介石下令海军不得出动支援,这让海军将领陈绍宽深感耻辱和无奈,为了尽可能保存海军的实力,他只能被迫执行不抵抗的命令,但也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指责,面对国家危难,他选择了克制和忍耐,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绍宽积极投身抗日,面对日军威胁毫不畏惧,他非常清楚中国海军实力弱小,决心大力发展海军,他省吃俭用,甚至冒险聘请日本教官,目的就是提升海军实力,准备和强大的日本海军决战,但是,他的努力却经常遭到蒋介石的怀疑和压制。 他筹办海军大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还受到了蒋介石的阻挠,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让中国海军现代化的理想,抗战结束后,面对即将爆发的国共内战,陈绍宽再次面临重要选择,蒋介石命令他参与内战,但他拒绝执行,果断脱下海军军装,回到家乡平静生活,在那个人生充满变化的时期,他选择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追求和平稳定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陈绍宽受到共产党的邀请,参与到国家海军的建设中,他的这一决定,充分展现了一位爱国将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为国家未来发展勇于承担责任的崇高精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新中国的支持与期盼。 陈绍宽的人生路,充满了重要的抉择和困难考验,他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和新中国这三个大时代,每次历史发生重大转折,他都能依照自己的良知和国家的需求做出选择,从年轻时崭露头角,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奋勇作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贡献力量,他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一位爱国将领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