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落井下石,C919出海严重受挫。 咱们刚宣布退货部分波音飞机,那边原本说今年能签发的 C919 适航证,突然说要再拖 3-6 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单纯的技术审查啊,妥妥的是跟着美国给咱们下绊子呢。 美欧啥关系?那本来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你看空客去年刚拿了咱们 300 架 A320neo 的大订单,转头欧盟就借着咱们和波音的事儿玩拖延战术。欧洲航空安全局说 “技术细节要再确认”,说白了就是给空客腾市场空间呢 —— 毕竟 C919 要是顺利出海,最先受冲击的就是空客的市场份额。再说美国,从特朗普把商飞列入实体清单,到拜登搞 “小院高墙”,对咱们大飞机的打压就没停过。这次欧盟变卦,跟美国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的限制一样,都是想组团卡住咱们产业升级的脖子。其实这种套路咱们早见过,当年 ARJ21 用美国发动机被 FAA 卡,现在 C919 用美法合资的 LEAP-1C 发动机,又被 EASA 挑毛病,历史简直在重复上演。 但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先说国内市场,三大航早就签了 300 架 C919,加上其他订单超过 1000 架了。2024 年 C919 已经飞了 8 条国内航线,拉了近 60 万人次,靠国内的规模化运营,咱们有足够的底气搞研发迭代。再说国际市场,欧美不给证没关系,“一带一路” 国家就是新战场。越南、马来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已经开始用咱们的 C909 支线客机,C919 也去那边做了演示飞行。甚至 2025 年初,咱们都开通了 C919 沪港定期航班,用实际飞行数据打脸 “不能飞国际” 的谣言。最关键的是,咱们核心技术在加速自主化 —— 长江 - 1000 发动机今年就能试飞,一旦装上国产 “心脏”,看他们还拿什么卡脖子?现在 C919 的航电、飞控这些 “大脑” 部分,早就 100% 国产化了,硬件软件都在自己手里。 其实这事跟当年贸易战特别像。2018 年咱们靠汇率和产业升级扛住压力,现在 C919 被卡,说不定正是倒逼咱们把航空产业链彻底闭环的机会。当年华为被断供催生出鸿蒙,现在适航证延迟,只会让咱们更快摆脱对美法发动机的依赖。再说了,欧美现在的飞机技术早就不是铁板一块 —— 空客波音的主流机型还是 20 年前的设计,咱们 C919 从一开始就对标最新标准,而且在 5G 地空通信、生物航煤这些新领域,咱们已经走在他们前面了。以前他们靠技术霸权说了算,现在咱们用新技术慢慢改写规则,他们着急是肯定的。 网友说得特别好:“当年运十下马是因为没钱,现在 C919 有订单、有技术、有市场,谁也别想让咱们重蹈覆辙。” 这种全民共识,就是咱们最大的底气。欧盟这次拖延,表面看是给咱们添堵,其实更像旧秩序对新挑战的恐慌。想想高铁当年怎么从被西门子垄断到现在出口全球的,C919 也一样 —— 暂时的挫折挡不住咱们自立自强的脚步。美欧越打压,咱们越要把大飞机搞成世界级品牌。你说,他们这招是能卡住咱们,还是会加速自己技术霸权的衰落呢?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