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反右,广东女孩凌宝儿的父亲被打倒入狱,她冒险越境往香港谋生。在香港无亲无故,她嫁给贫民周驿尚,生下两女一子。没几年丈夫出轨,她带着三个孩子尝尽辛酸。为了让孩子以后出人头地,引用《滕王阁序》里的“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一句,给儿子取了个俊俏名字一周星驰。 凌宝儿出生在广东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知识分子,家里日子过得还算平稳。可1957年的反右运动彻底改变了这一切。父亲被划为“右派”,不仅丢了工作,还被送进监狱,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生活一下子跌入谷底。那时候,凌宝儿才18岁,年纪轻轻就得扛起家庭的重担。但在内地,机会渺茫,她听说香港虽然陌生,却可能有活路。于是,她下定决心,冒险越境。 那年头,从内地偷渡到香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路途艰险不说,还要躲避检查,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抓回去。凌宝儿咬着牙,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终于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可到了那儿,她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没有亲戚朋友,没有身份背景,她只能从最底层干起。洗碗、缝衣服、做苦力,什么样的活儿她都接,只要能填饱肚子,能活下去,她就拼命干。 在香港挣扎了几年后,凌宝儿遇到了周驿尚,一个同样出身贫寒的男人。两人结婚后,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日子虽然清苦,但总算有了点盼头。她大概以为,熬过了最难的日子,生活会慢慢好起来。可惜,命运又给了她一记重击。结婚没几年,周驿尚出轨了,抛下她和三个孩子不管。 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难度可想而知。凌宝儿没有时间抱怨,也没有退路。她只能咬紧牙关,一边打工赚钱,一边拉扯孩子长大。那时候,她干过的小工活儿数都数不过来,常常是白天忙到深夜,回家还要照顾孩子。生活的辛酸,她一个人全扛了下来。 凌宝儿虽然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但她心里清楚,孩子要想出人头地,教育是唯一的出路。她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下来给孩子们上学。尤其是对小儿子,她寄托了更大的期望。她翻看了《滕王阁序》,被“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这句诗打动,觉得这句既有气势又有才华,特别适合男孩子。于是,她给儿子取名周星驰,希望他将来能像星星一样闪耀,闯出一片天。 她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光说说而已。她自己日子再苦,也逼着孩子们好好念书。周星驰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可凌宝儿硬是挤出钱让他学点东西。她相信,只要孩子有文化有本事,就不会像她一样受苦。这种坚持,后来果然有了回报。 周星驰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但他母亲从没让他放弃学习。他读完中学后,考进了香港无线电视的艺员训练班,开始接触演艺圈。刚入行时,他跑龙套、做杂工,吃了不少苦,可他心里有股劲儿——不能让妈妈失望。凌宝儿一直是他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她不求回报,只希望儿子能闯出名堂。 慢慢地,周星驰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在香港娱乐圈站稳了脚跟。从配角到主角,再到后来的导演,他的喜剧电影红遍亚洲,成了无数人童年的回忆。他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凌宝儿用半辈子艰辛换来的。她用自己的坚持,硬生生为孩子铺出了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