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有多喜欢张易之、张昌宗呢?兄弟俩的母亲阿臧守寡多年,看上了35岁的宰相李迥秀,武则天就下令让李迥秀服侍阿臧。 武则天,624年出生,原名武照,后来改名武曌。她14岁入宫,从唐太宗的才人干起,到唐高宗时当上皇后,最后在690年登基,成了武周的皇帝。她在位时,开创殿试、武举,经济上轻徭薄赋,军事上跟吐蕃打仗,还收复了安西四镇,政绩不差。可到了晚年,她开始宠幸男宠,最出名的就是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 这兄弟俩出身河北安国,家里是唐初宰相张行成的远亲。张昌宗697年通过太平公主推荐进宫,长得帅,会唱歌跳舞,还懂点炼药,武则天一见就喜欢上了,当场封他为云麾将军,管左千牛中郎将的事务。不久,张昌宗又把哥哥张易之拉进来,说他更有才,还会炼丹药。武则天见了张易之,也觉得这哥俩都不错。从此,兄弟俩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出门穿得花枝招展,脸上还抹粉,权势大到没人敢惹。 要说武则天有多喜欢这兄弟俩,咱得看事实。她先是给了张昌宗云麾将军的职位,张易之也不差,封了司卫少卿。没几天,又赐给他们一座大宅子,还有五百段绢帛,奴婢、骆驼、牛马随便用。张昌宗升得更快,几天后就当上了银青光禄大夫,配上专属卫队,每月初一十五还能进宫朝见。武则天还追封他们死去的爹张希臧为襄州刺史,妈阿臧被封为太夫人,宫里每天都有人去问候她,排场大得不行。 这还不算完,张易之和张昌宗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在朝中横行霸道。有人告他们谋反,武则天直接压下去,还把告状的人杀了。她甚至让这兄弟俩管控鹤监,专门挑年轻帅气的官员伺候她,朝政都被他们搅得乌烟瘴气。武则天那时候快80岁了,还这么纵容他们,可见这宠爱有多深。 再说张氏兄弟的妈阿臧。她守寡多年,本来没啥想法,老老实实过日子。可儿子得宠后,她也跟着鸡犬升天,成了太夫人,日子过得滋润,心思就活络了。她看上了李迥秀,一个35岁的宰相。 李迥秀是陇西李氏出身,名门之后,20岁考中进士,通过英才杰出科,从相州参军干起,后来当上中书舍人,武则天挺看重他。他仕途不算太顺,后来靠着张氏兄弟进了控鹤监,才升到宰相。这人长得帅,才华也好,连上官婉儿都对他有意思。阿臧年纪不小了,但仗着儿子有权,想找个年轻有为的男人,李迥秀就成了她的目标。 武则天听说阿臧看上李迥秀,二话不说,下令让李迥秀去“服侍”她。一个皇帝管男宠妈的感情生活,还把朝中大员送过去,这事听起来就离谱。可在武则天眼里,这不过是讨好张氏兄弟的小手段。她对这兄弟俩的宠爱,已经到了不讲理的地步。 李迥秀官做得再大,也拗不过武则天的命令。他只能硬着头皮去阿臧那儿。阿臧住的地方可不一般,张易之给她弄了个七宝帐,里头全是金银珠宝,象牙床、貂皮褥子,奢华得让人眼晕。李迥秀去了以后,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他虽然年轻有才,但被逼着伺候一个守寡多年的老太太,谁心里能舒服? 史书上没说他具体怎么应付,但有一点很清楚:他不想跟阿臧扯上太多关系。据说每次阿臧找他,他就借故推脱,甚至装醉躲开。这几年,他表面上听命,心里却憋着一肚子火。堂堂宰相,沦落到给人当“面首”,这屈辱可想而知。 705年,武则天病得不轻,张柬之等大臣看不下去了,发动神龙政变,带着禁军冲进宫,把张易之和张昌宗杀了。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复辟。她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搬到上阳宫,年底就去世了,82岁,葬在乾陵。 张氏兄弟一死,他们的靠山没了,阿臧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她从太夫人变成宫里的奴婢,晚年过得凄惨。李迥秀因为跟张氏兄弟有瓜葛,被贬出京城,仕途差点毁了。不过,他运气还不赖,唐中宗上台后,他靠着自己的本事又爬起来,先后当了将作少监、鸿胪卿、修文馆学士,还管过朔方道的军队,最后做到兵部尚书,50岁去世,朝廷还给了他侍中的荣誉。 武则天对张易之和张昌宗的宠爱,真不是一般的夸张。她不仅给他们官位财富,还连带着把他们的妈都捧上天,甚至不惜牺牲李迥秀这样的朝臣去满足阿臧。这哪是宠爱,简直是权力玩过头了。张氏兄弟得意时风光无限,可神龙政变一到,啥都没了,阿臧也落得个悲惨下场。李迥秀呢,虽然熬了过来,但这几年受的窝囊气,谁能替他喊冤? 这事放到今天看,就像一个老板为了宠员工,把公司高管派去伺候员工的妈,听着都觉得荒唐。可在武则天那会儿,权力就是这么任性。张氏兄弟靠脸吃饭,终究没好下场;李迥秀靠才华翻身,也算是个安慰。历史就是这样,荒唐里带着点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