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28年,日本富家女不顾家人反对,远嫁数学家苏步青。哪料,日军侵华期间,富家女

1928年,日本富家女不顾家人反对,远嫁数学家苏步青。哪料,日军侵华期间,富家女竟趁苏步青外出,在家中接待日本军官。 苏步青,1902年生在浙江平阳,家里穷得叮当响,但脑子好使。1919年,他靠校长资助跑到日本读书,后来考进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成了那儿的第一个中国学生。1924年,他认识了导师松本教授的女儿松本米子。米子家境优越,会弹古筝、会插花,妥妥的大家闺秀。两人一见钟情,感情升温快得像坐火箭。可那时候,中日关系紧张,米子家人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1928年,米子还是硬着头皮跟苏步青在仙台结了婚,婚礼简单得不行,然后就随他回了中国,落脚杭州。 杭州日子不好过,苏步青在浙江大学教书,工资少得可怜,还老被拖欠。米子为了养家,把带来的珠宝和丝绸旗袍都当了。有一次,她连最后一件旗袍都送进当铺,才换回半袋米,家里才没断炊。她没抱怨过一句,还学着用江浙口音跟邻居唠嗑,硬是融进了当地生活。这份韧劲,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1937年,日军打进中国,浙江大学被迫搬到内地,苏步青忙得脚不沾地,经常不在家。有一天中午,日本军官突然敲开苏家的门,说是来“探望”苏教授。米子没慌,把孩子推进里屋,自己站出来应付。她用流利的日语跟军官周旋,态度坚决,没让对方踏进家门半步。她还悄悄把苏步青的数学手稿藏进腌菜坛子,埋到后院槐树下,保住了丈夫的心血。 这事儿听着挺悬,米子一个日本女人,面对自己国家的军官,为什么这么硬气?有人可能会猜她是不是跟日军有啥勾连,但事实是,她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护住家人和苏步青的研究成果。那时候,日军要是拿走手稿,或者烧了房子,苏步青多年的心血就全完了。米子这一手,不仅胆大,还特别有脑子。后来,苏家跟着学校迁到贵州,总算躲过了战乱最糟的时候。 抗战结束后,苏步青带着一家子回杭州,继续在浙大教书。1952年,他调到上海复旦大学,搞了个数学研究所,还当上了所长,专攻微分几何。1955年,他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声越来越响。米子呢,1953年入了中国籍,改名叫苏米子,彻底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她操持家务,带大八个孩子,让苏步青能一门心思扑在学术上。苏步青后来感慨:“我这辈子有一半成就得归功于米子。”这话一点不夸张,没米子撑着,他哪能这么安心搞研究? 米子不光是贤内助,她还特别接地气。早年在杭州,她就跟邻里打成一片,到了上海,她一样没架子,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苏步青忙得昏天黑地,回家总能吃上热乎饭,这背后全是米子的功劳。她从日本带来的优雅没丢,但也多了份中国式的实在。 1982年,米子生病去世,活了81岁。苏步青伤心得不行,之后老带着她的照片,像是要把回忆留住。他自己也没闲着,继续搞研究,还写了快500首诗,出了本诗集叫《两居集》。2003年,他100岁那年在上海去世。苏步青的学生里,有八个后来当了院士,他的学术精神算是传下去了。 回头看,米子接待日本军官那段,绝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儿,反而是她智慧和勇气的证明。她一个日本女子,在中国战乱中站稳脚跟,护着丈夫和家,挺不容易的。这段故事不光是爱情,还掺着责任和担当,挺值得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