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现在又吵着要取消中国关税了,不过他附加了一个条件,就是让中国对美国开放市场,使美国产品能毫无阻碍地进入中国销售,这大概就是想让中国对美国实行零关税吧。特朗普为什么现在说这种软话呢?当然是有原因的。 唐纳德·特朗普,美国第45任总统,现在又卷土重来准备干第二任。这家伙是个商人出身,1946年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家里不算穷,父亲是房地产商,母亲是移民。他小时候不太安分,13岁被送去军事学校管教,倒是练出了点纪律性,还当过学生干部。大学读了经济学,毕业后接手老爹的房地产公司,后来改名叫特朗普组织,把生意做到曼哈顿,搞出不少大楼,比如特朗普大厦。不过他也不是一帆风顺,公司破产过好几次,但靠着品牌授权和各种投资,还是攒下不少钱。 2016年,他跳进政治圈,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凭着直率的风格和强硬态度当上总统。任上干了不少大事,跟中国打贸易战、建边境墙、退群退协议,争议一大堆。2020年输给拜登后不服气,还闹出国会骚乱。2024年他又杀回来,再次当选,2025年上台后继续推“美国优先”。这人就是这样,爱出风头,啥事都敢干。 2025年4月,特朗普突然说要取消对中国的高关税,但得让中国全面开放市场。这事儿一出,大家都懵了,毕竟他之前可是贸易战的头号玩家。现在改口,肯定有原因。 首先,美国老百姓和企业对关税早就不满。高关税把进口东西价格抬高了,美国人买啥都贵,从超市的衣服到工厂的零件,生活成本蹭蹭涨。数据显示,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多花了1300美元,怨声载道。2024年底,12个州甚至告上法庭,说关税害了地方经济。特朗衰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看关税效果,本来特朗普想用高关税逼制造业回美国,可结果呢?企业成本涨了,出口还被报复性关税堵了路。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小企业叫苦连天。比如,中国对美国大豆加税后,农民卖不出去货,堆在仓库里发愁。特朗普慢慢看明白了,跟中国硬碰硬,自己也吃不消。取消关税,换个方式,或许还能捞点好处。 还有个大背景,2025年是美国大选年。特朗普想连任,得拿出点成绩忽悠选民。取消关税换中国开放市场,可以吹成他的谈判胜利,给选民画个大饼。毕竟,谁不喜欢听到“双赢”这种词?他得让大家觉得,他还是那个能搞定大事的“交易大师”。 特朗普这一招,对中美两边都有影响。中国这边,美国货真进来了,超市里美国牛肉、汽车展厅里福特车,多了不少选择。可中国企业压力也大了,汽车、电子这些行业得拼命升级,不然就被挤垮了。政府赶紧出招,补贴企业、推技术创新,还加速跟“一带一路”国家做生意,分散风险。 美国那边,取消关税后物价稳了点,老百姓买东西便宜了,农民也能多卖点大豆、猪肉到中国。企业也松口气,不用老担心成本。但争议没停,有人骂特朗普妥协,丢了“美国优先”的脸,有人夸他务实,缓和了中美关系。2025年大选,他拿这个当筹码,结果还是没选上,输给了民主党。政治生涯算告一段落,但这政策的影响还在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