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特朗普关税大棒挥了个寂寞?中国这波操作让华尔街大佬脸疼! 说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特朗普关税大棒挥了个寂寞?中国这波操作让华尔街大佬脸疼! 说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那真是他任期里的一大招牌动作。2018年,他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起初是2500亿美元的清单,税率从10%到25%不等,摆明了要压中国出口,逼中国在贸易谈判桌上低头。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中国靠出口吃饭,这一棒子下去,中国经济不得跪?再加上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口号,这政策看着挺唬人。 但事实呢?关税不是单边游戏,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也得掏腰包。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19年中国对美出口虽然下降了16%,但美国进口商承担了大部分关税成本,消费者物价指数愣是涨了点。特朗普想让中国认怂,结果自家后院先乱了套,农民和制造业喊苦连天。这大棒挥出去,声势不小,可效果咋就这么尴尬呢?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攻势,中国没坐着挨打,而是来了个四两拨千斤。先说出口,中国没被吓住,反而加速调整战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到2020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19%降到17%,但对东盟、欧盟的出口蹭蹭上涨,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了新增长点。这招釜底抽薪,直接把对美依赖降了下来。 再说内需,中国早就明白不能光靠外贸吃饭。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亮眼,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内循环开始发力。从拼多多崛起,到直播带货火爆,中国老百姓的钱包被自家企业挖得热火朝天。特朗普想靠关税掐脖子,中国却反手把脖子练得更粗了。 还有一招狠的,中国没跟美国硬碰硬,而是精准还击。美国大豆、汽车这些拳头产品,直接被加了报复性关税。美国农业部统计,2018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暴跌90%,美国农民欲哭无泪。中国还悄悄加大从巴西、阿根廷进口,供应链一转,美国的市场份额没了。这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以牙还牙”。 华尔街那帮人,原本以为中国会撑不住,股市得崩,美元得涨,结果完全看走了眼。中国经济没垮,2020年GDP还逆势增长2.3%,全球唯一正增长的大经济体。反观美国,疫情叠加关税,经济萎缩3.5%,华尔街的预测模型全砸手里了。 更扎心的是,中国股市和人民币硬是挺住了。沪深300指数2020年涨了27%,人民币对美元还升值了6.5%。华尔街基金经理们押注中国崩盘的空头头寸,被狠狠打脸。摩根士丹利、高盛这些大佬,年初唱衰中国,年底只能灰溜溜调整报告。这脸疼得,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消肿的。 这场关税仗打下来,表面看是数字游戏,背后却是全球产业链的重塑。中国没被压垮,反而借机升级了制造业。工信部数据,2020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新能源车、5G设备这些领域,直接把美国甩开几条街。特朗普想遏制中国崛起,这目标怕是越来越远了。 美国这边呢,企业成本上升,竞争力下滑。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算,关税让美国企业每年多掏1000多亿美元,制造业就业岗位不增反减。特朗普想靠关税拉回工厂,结果不少企业跑去越南、墨西哥了。这政策,咋看咋像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全球贸易格局也被搅得天翻地覆。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18到2020年,全球贸易额增速从4.6%跌到-5.3%,关税战拖了后腿。中国趁势推“一带一路”,拉拢新兴市场,美国却有点被孤立的意思。这场博弈,输赢还没完全揭晓,但趋势已经有点苗头了。 中国这波操作能这么稳,底气到底哪来的?先看经济体量,2020年中国GDP突破100万亿人民币,占全球比重17%,这块蛋糕够大,抗压能力自然强。再说政策空间,中国财政赤字率才3.2%,远低于美国的15.6%,手里牌多得很,想刺激经济随时能出手。 还有产业优势,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供应链完整到让美国眼红。疫情期间,口罩、呼吸机这些东西,中国说造就造,美国却只能干瞪眼。这底气,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 最后,别忘了市场潜力。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这消费力谁不馋?中国自己把内需盘活了,外贸压力再大也能扛住。特朗普关税再狠,也挡不住中国这艘大船往前开。 这关税仗打了几年,特朗普下了台,拜登上来了,政策会不会变?拜登虽然嘴上说要修复盟友关系,但对华态度也没软多少。2021年,美国商务部继续维持对华关税,摆明了还要硬刚。中国这边呢,继续稳扎稳打,RCEP签了,亚太市场越做越大,美国想孤立中国,怕是没那么容易。 未来几年,这场博弈估计还得接着斗。中国会不会再出啥新招?美国还能不能翻盘?悬念还在,戏还没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