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从 PlayStation 到路由器,你可能一直在不知不觉中使用 FreeBSD

许多开源软件项目都有非盈利基金会作为支持。其中一个例子便是FreeBSD基金会,由Meta的软件工程师JustinTGibbs发起。他在接受TheRegister采访时谈到了项目的版权理念、基金会的相关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重要性。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FreeBSD的一些历史,它的起源以及与早期BSD分发版之间的关系。

FreeBSD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omputerSystemsResearchGroup(CSRG),在上世纪70年代,伯克利软件分发版(BSD)作为一个协作项目在该校开发,推动了开源运动的发展。到了90年代初,BSD面临法律挑战,而林纳斯·托瓦兹(LinusTorvalds)后来将此视为创建Linux的一个关键原因。在这段时间里,386BSD出现,为英特尔80386处理器带来了BSD。FreeBSD于1993年6月19日正式成立,作为386BSD的演进版本,其重点放在性能、稳定性以及开放型开发模式上。

在早期,FreeBSD不仅因其卓越的技术表现获得认可,同时也因其独特的吉祥物——BSD守护进程Beastie而闻名,该形象经过皮克斯著名人物JohnLasseter的意见不断完善。

从伯克利的起源到如今,FreeBSD始终致力于打造人人皆可使用与学习的软件。正如FreeBSD最早期的开发者之一MarshallKirkMcKusick所言,“FreeBSD是‘Copy-Center’而非‘Copy-Left’——你可以随意前往复印中心复制任何数量的拷贝,用于任何目的。”这一理念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另一大区别于其他开源项目的地方在于,FreeBSD能够在没有某个核心人物领导的情况下持续发展与创新。其治理结构设计上不断进化,既吸纳新鲜视角,又能保持项目内部的稳定和持续进步。这个项目曾让像我这样一名年轻大学生可以迅速参与进来,学习职业生涯中必备的重要技能,并最终加入核心团队以协助管理项目。2000年3月,我创立了FreeBSD基金会,因为我希望确保FreeBSD能经久不衰,为未来一代提供同样的机会。该基金会提供了资金与法律支持、推动基础设施的改进,以及支持FreeBSD的宣传与开发工作。

FreeBSD自那以来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FreeBSD最大的成功之一在于它所扮演的“赋能者”角色,为无数产品和创新提供了一个稳定且高性能的基础。得益于其宽松的BSD许可证,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在FreeBSD的基础上进行构建而无需受限于繁琐的义务,这使得它被应用于从PlayStation游戏机到网络基础设施、云服务等各种领域。FreeBSD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直接采用它,它还为存储、安全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安全性一直是其创新的关键领域,比如Jails就在Linux容器成为主流之前,就引入了轻量级的操作系统级虚拟化;而Capsicum则是一个用于现代应用程序沙箱的细粒度基于能力的安全框架。此外,CHERI(CapabilityHardwareEnhancedRISCInstructions)是由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FreeBSD上开发的,通过硬件层面的内存安全防护,有效防止了处理器级别的漏洞。

自然,大部分关于FreeBSD的讨论都集中在其技术创新上,而FreeBSD基金会则默默地保障了这种创新得以实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除了为像笔记本电脑上现代Wi-Fi支持这样能吸引眼球的项目提供资金外,基金会还负责那些不那么显眼但极为关键的工作:维护基础设施、管理安全漏洞通报、保护商标以及保障社区免受法律和监管风险的侵害。这些努力确保了FreeBSD始终是一个安全、高质量的平台。当出现时间紧迫或复杂的挑战——例如安全审计或紧急Bug修复——超出志愿者能力范围时,基金会便会挺身而出,提供必要支持。正是这些幕后工作,使得FreeBSD始终保持坚韧,并获得全球开发者和各大机构的信赖。

FreeBSD今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FreeBSD作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以及其广泛使用的组件,依然产生着重大影响。其成功基于三个关键支柱:宽松的许可协议、自我更新的项目结构以及高度可靠、技术先进的软件。正因如此,FreeBSD已嵌入无数技术之中——为手机、游戏主机、掌控全球大部分互联网流量的路由器以及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动能。很可能,你正不知不觉地在使用FreeBSD。

例如,Netflix借助FreeBSD来优化流媒体性能,为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提供高质量、低延迟的视频服务——单台服务器的传输速率甚至可达到800Gbps。除了娱乐领域,FreeBSD的稳定性与先进的网络技术也使其成为关键基础设施的首选。全球数据管理领军企业NetApp就以FreeBSD作为其ONTAP软件的基础,这一软件支持着众多行业——其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案例便是他们与AstonMartinFormula1车队的合作。再者,另一个在悄然构建于FreeBSD基础上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BeckhoffAutomation也彰显了基金会在提升业界认知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其官网中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由老化的WindowsCE平台迁移至FreeBSD的。Beckhoff的高级产品经理HeikoWilke指出:“从安全角度来说,一个不断更新且开发活跃的操作系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FreeBSD作为既适用于关键任务又能满足高性能应用需求的平台的多样性。

而这些仅仅只是冰山一角。FreeBSD基金会不断发掘操作系统新的应用方式,并致力于将企业与开发者社区连接起来,推动更多创新。FreeBSD之所以能支撑当今众多技术,就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平台——就如同最初在CSRG创立的BSD。

FreeBSD的编程社区正在逐渐老化吗?如果没有,他们又是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

尽管核心开发者群体经验丰富,但FreeBSD仍在不断吸引新面孔和年轻贡献者。作为一个包含内核和用户空间的完整操作系统,它是学习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的绝佳工具。通过FreeBSD基金会与滑铁卢大学的实习合作伙伴关系、开发用于教授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教育资料,以及FreeBSD项目20年来在GoogleSummerofCode中的参与,我们正积极推动新人加入。

主权科技基金(SovereignTechFund)专注于投资作为未来基础的开放式数字基础设施,最近便通过基金会发起了针对基础设施改进、安全性、法规遵从和开发者体验方面的工作,重点在于简化用户首次为项目做贡献的过程。

最后,FreeBSD的项目结构也使得新贡献者能够轻松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挥影响力。尽管业内普遍认为系统编程已是一个“成熟问题”,但实际上仍有许多重要且令人兴奋的工作等待完成。FreeBSD为此类创新提供了理想的环境。通过平衡经验与新鲜视角,FreeBSD及其基金会确保了开发者社区始终充满活力并不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