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动真格 连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 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说明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基层减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基层工作本来就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得很。可偏偏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搞出一堆形式主义的东西,让基层干部忙得团团转。比如,有些地方要求基层干部填各种各样的表格,一天到晚都在和报表打交道,哪还有时间去干正事儿。还有些地方,为了迎接检查,让基层干部把工作重点都放在“表面功夫”上,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让基层干部们苦不堪言。 上级部门也有一些问题。有些领导政绩观错位,喜欢搞“数字政绩”,把基层干部们折腾得够呛。比如,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不顾实际,盲目上项目,结果让基层干部们忙得焦头烂额,最后还落得个“数字政绩”的笑话。还有一些领导,喜欢“一刀切”,不管下面的情况如何,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往下压任务,根本不考虑基层的实际承受能力。 新华社这次发声,就是给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敲响了警钟。基层减负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行的,得动真格。首先,得从思想上转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们得明白,政绩不是靠报表和数字堆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老百姓的认可。其次,要从机制上改革,明确权责边界。该基层干的,基层干;不该基层干的,别硬塞给基层。同时,还得给基层干部们多一些支持和关爱,让他们能轻装上阵。 基层减负,就是为了让基层干部们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次新华社的发声,要能让更多人重视起来,真正为基层干部们减负,让他们能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干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成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