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1991年索马里恐怖分子头目带大批恐怖分子闯入中国援助

“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1991年索马里恐怖分子头目带大批恐怖分子闯入中国援助医疗队驻地。准备血洗中国人的驻地。事发紧急,根本来不及反应,有没有人救援也不可知,这一刻他们除了自救别无他法,但恐怖分子的枪已经抵在了医疗队成员的头上,生死就在一瞬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刚开始那会儿,非洲东边有个叫索马里的国家乱成了一锅粥。 这个国家以前靠着卖香料过日子,现在满大街都是扛枪的,三天两头就能听见子弹嗖嗖飞。 政府早就管不了事儿,今天这个山头冒出来个司令,明天那个路口窜出来伙土匪,老百姓连出门买菜都得提心吊胆。 中国人在那边也遭了殃,咱们国家原本派了医疗队过去帮忙,大夫护士们住在临时搭的院子里,白天给当地人看病,晚上还得防着子弹打穿窗户。 特别是1991年元旦刚过,情况变得更糟了,连外国公司的仓库都挨了炮弹,有些办事处直接被火箭筒轰塌了房顶。 这时候有个叫王粤的老兵站了出来,这人当兵十六年,专门练的就是打硬仗的本事,转业后被派到索马里大使馆工作。 要说这工作可不轻松,既要盯着撤侨的事,又要防着各路武装分子找麻烦。王粤每天穿着防弹背心到处跑,哪里的中国人有危险就往哪里赶。 出事那天下午,医疗队驻地突然闯进来一帮蒙着脸的歹徒,这些人端着冲锋枪见东西就砸,把二十多个中国医生护士赶到院子中间蹲着。 带头的举着喇叭喊话,说要拿中国人当靶子练枪法,医疗队里有个机灵的护士长,趁乱摸到电台跟前,压着嗓子把求救信号发了出去。 王粤在使馆收到消息时,外头政府军正和武装分子交火,子弹把街边的铁皮棚子打得直冒火星。他二话不说点了两个警卫员,开着辆改装过的吉普车就往医院冲。 路上遇到三处路障,都是拿报废汽车堆出来的,王粤亲自下车搬开路障,有两次差点被流弹打中。 赶到现场时,整个医院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三十多个武装分子分两拨守着前后门,房顶上还趴着两个狙击手。 王粤把车藏在两百米外的土坡后面,掏出望远镜数了数对方的火力——三挺轻机枪、五把冲锋枪,还有两门火箭筒架在墙根底下。 要说这老兵就是有经验,他先让两个警卫员绕到后门制造动静,自己从侧面翻墙摸进去。 医院走廊里横七竖八躺着受伤的当地人,王粤贴着墙根往前蹭,手里那把92式手枪保险早就打开了。 转过拐角正好撞见个放哨的,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捂住嘴,胳膊肘往喉结位置使劲一磕,那哨兵当场就瘫软下去。 医疗队被困在二楼手术室,歹徒头子正在用枪托砸门,王粤从楼梯间探出头,看见走廊里站着七八个武装分子。 这时候楼底下突然传来爆炸声——是警卫员扔的烟雾弹起作用了,趁这帮人分神的空当,王粤抬手就是三个点射,撂倒了离人质最近的三个歹徒。 接下来的交火就跟拍电影似的,王粤边打边退,把武装分子往一楼引。两个警卫员从后门突进来,三把枪形成交叉火力。 要说这些土匪欺负老百姓还行,碰上真练过的根本不是对手。 不到十分钟,三十多个武装分子死的死逃的逃,房顶上的狙击手见势不妙,顺着排水管溜得比耗子还快。 救出人质后更麻烦的事来了,回使馆的路早被各路武装封锁,王粤干脆带着医疗队往港口方向撤。 路上经过三个检查站,每次都是他举着五星红旗打头阵,用半生不熟的当地话跟守军周旋。 有伙不开眼的想拦车,王粤直接把枪管架在车窗上,对方瞅见他胳膊上的伤疤,愣是没敢动手。 等把人都送上撤侨的轮船,王粤后背的衣裳早就被冷汗浸透了,这事儿后来被拍成电影,就是大家熟悉的《战狼》里头冷锋救人的那段。 不过真实情况可比电影惊险多了,当时要是晚到五分钟,医疗队那帮人估计就得交代在手术室里。 要说这王粤也是真够拼的,后来别人问他怕不怕,他摆摆手说当兵的习惯了。 其实那天他右腿挨了块弹片,自己拿纱布缠了缠接着救人,等回到使馆才发现裤腿都被血浸硬了。医疗队里有个老教授过意不去,非要给他检查伤口,结果发现弹片离大动脉就差半厘米。 这事儿过去快三十年了,现在去索马里做生意的中国人,还能在当地人口中听到"中国功夫军官"的传说。 当年被救的医疗队员每年春节都给王粤寄贺卡,有个小护士后来成了无国界医生,她说正是那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她更坚定了救死扶伤的信念。 要说咱们国家这些年海外撤侨越来越利索,那都是像王粤这样的老兵用命趟出来的经验。 现在驻外使馆的安保措施可比当年强多了,防弹车、卫星电话、应急医疗包样样齐全。 不过真碰上事儿的时候,还得靠人脑子活、胆子大,就像王粤说的:"红旗插在车头上,就是最好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