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感到意外,这只是过渡阶段”,特朗普再度抛出“空头支票”,用虚假承诺安抚民众情绪。
特朗普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已满一个月。4月2日,他将关税制裁的大棒挥向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连地处南极的企鹅岛也未能幸免。
一个月过去,美国不仅没有从这项政策中捞到好处,反而陷入了混乱不堪、动荡不安的局面,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美国金融市场从“股市、汇市双双受挫”演变为“股市、汇市、债市全面崩盘”;实体商业出现沃尔玛货架空空如也的窘境,密歇根州失业率也大幅攀升;在国际上,美国与盟友关系恶化、纷争不断,国内更是爆发了1300多场示威游行 。美国经济如今犹如“一锅乱粥”,可特朗普依旧不慌不忙地描绘美好愿景,用不实之词安抚民众。
4月30日,特朗普重复着老一套说辞:美国民众不应为当前的关税制度感到惊奇,因为关税是解决贸易逆差、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必要手段。他声称美国经济正处于“过渡阶段”,还强调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占尽便宜。
不得不说,特朗普的话术极具迷惑性,但其逻辑漏洞百出、强词夺理。
关税真的能消除贸易逆差吗?根本不可能! 贸易逆差的本质源于国际分工,美国早就将低端制造业外包,自身专注于金融霸权领域,如今却反过来指责中国“抢走饭碗”?美国出现贸易逆差,根源在于其主动放弃了工厂制造业,转而投身金融业。况且,美元的国际地位恰恰是靠贸易逆差来维持的——美国凭借印钞就能换取实实在在的商品,到底谁才是那个真正“占便宜”的一方?
关税能让美国制造业起死回生?简直是异想天开! 以造船业为例,美国造船业衰落已有40年之久,技术工人断层严重。即便拜登投入百亿美元补贴,新船订单依然被中国和韩国牢牢占据。更荒诞的是,4月30日,特朗普迫于压力签署行政令,暂缓征收汽车零部件关税,只因车企发出警告:若继续征税,底特律的汽车生产线将面临停产危机。所谓的“重振制造业”,不过是一句政治口号罢了,就连共和党传统票仓的蓝领工人都开始强烈不满——毕竟,关税导致汽车价格上涨,他们首当其冲面临失业风险。
全世界都在占美国便宜?这完全是颠倒黑白! 特朗普总爱卖惨,声称“美国被剥削”,念叨着中国每年从美国赚取巨额利润,却对美元霸权收割全球的事实只字不提。当美联储加息时,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当美联储降息时,大量热钱涌入他国,推高资产泡沫。这种“美元潮汐”才是真正的经济掠夺,可特朗普却倒打一耙,把关税当作“正义武器”,结果如何呢?欧盟对美国哈雷摩托实施报复性关税,加拿大威胁对美国汽车进行“致命反击”,就连日本也悄然减持美国国债。
如今,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暴跌至39%,创下80年来的最低纪录,19个州对他的关税政策提起诉讼,美联储和哈佛大学也与白宫针锋相对,而他却依旧将责任推卸给中国,继续欺骗民众。亚马逊因难以承受关税压力,打算将特朗普强征的税率标注在商品标签上,白宫发言人竟恼羞成怒,称这是“敌对政治行为”。
其实,这场闹剧的结局早已注定:当关税破坏了美国自身的供应链,当通货膨胀蚕食民众的钱包,当盟友纷纷与之疏远,所谓的“过渡期”终将演变成“崩溃期”。而特朗普,大概又会想出新的说辞来推卸责任——比如,“这都是老拜登的错,都是亚马逊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