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给我三亿,我就上交!”一个农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挖出了一副象棋,里面共有32枚棋

“给我三亿,我就上交!”一个农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挖出了一副象棋,里面共有32枚棋子。专家鉴定后发现这副象棋价值连城,要求他将其上交给博物馆,但农民坚决不肯。文物部门只能亲自登门收取这件宝物。 龚老汉是江西某个小村的普通农民,六十多岁,靠种地过活。村里人陆陆续续盖新房,他看着眼热,但兜里没多少钱,只能自己动手翻新老宅。那天太阳毒得很,他在宅基地上挖土,铁锹突然碰着硬东西,刨出来一看,是个生锈的铁盒。盒子不轻,他抱回家,打开一看,32枚铜象棋子,刻着“将”“马”之类,看着挺老。 他找村里有点见识的李师傅瞧瞧,李师傅一看,说这玩意儿可能是北宋的,值老鼻子钱了。消息传得快,没几天,博物馆的人就来了。王主任带俩专家,翻来覆去看,说这是国家级文物,得归国家。龚老汉一听不乐意了,心想这是在自家地里挖的,凭啥白拿走?他也不是好糊弄的,张口就要三亿,不然免谈。 博物馆的人没辙,解释半天,说有法律规定,地下的东西归国家,还许了点奖励。龚老汉不吃这套,觉得这宝贝能改命,少点钱不干。僵持了几天,村长坐不住了,拉着两边谈。村长劝他别太拧,说这事儿闹大了对他没好处。博物馆加了码,给500块现金和一张荣誉证书。龚老汉寻思半天,觉得再扛下去也没戏,就点了头。 象棋被博物馆拿走,收拾干净后放进展柜,成了游客眼里的稀罕物。开幕那天,龚老汉也去了,盯着柜子看了半天,没啥表情。回家后,他拿500块买了点砖头水泥,继续修房子。村里人常拿这事儿打趣他,他也不恼,就说修房比啥都实惠。 这事儿过去后,日子没啥大变化。龚老汉还是早出晚归,种地带孙子,雨天就坐屋檐下发呆。那32枚象棋子虽不在他手里,可他的名字跟这宝贝连系上了,刻在博物馆的牌子上。有人说他赚了名声,有人说他亏大了,毕竟500块跟“价值连城”差太远。 北宋象棋的事儿传开后,不少人议论开了。有人说文物就该归国家,地里挖出来的不算私产;有人替龚老汉抱不平,觉得他没捞着啥好处,换谁都咽不下这口气。博物馆倒是高兴,这宝贝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缺,可对龚老汉来说,也就是个500块的插曲。 他也不是没想过那“三亿”的梦,但现实摆在那儿,农民斗不过政策。他没啥文化,可心里明白,这东西留不住,与其耗着,不如拿点实在的。500块不多,总比啥没有强。修房子的活儿还在干,日子还得过,那铁盒的影子早就淡了。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文物是国家的,可挖出来的那刻,龚老汉心里想的肯定是自家的翻身机会。结果呢,翻身没翻成,倒是多了个故事让人嚼舌头。博物馆里游客多的时候,讲解员总会提一句“发现者龚某某”,听着挺光荣,可对他来说,也就是个听头。 时间长了,村里人也不咋提这茬了。龚老汉还是那个龚老汉,地里的庄稼还是得伺候,孙子还是得哄。那副象棋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却没掀起啥大浪。500块花完了,房子修得差不多,他也就没啥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