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城市的喧嚣被抛在身后,王慧和丈夫李阳踏上了回婆家的路。车窗外,冬日的乡村景色单调却又透着几分宁静。王慧的心情却如这天气一般,有些阴霾。结婚三年,每次回婆家,她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受。 刚进家门,婆婆张翠兰便迎了出来。“慧慧,阳阳,可算把你们盼回来啦!” 婆婆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招呼着。王慧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从车上拿下大包小包的年货。她下意识地摸了摸手提包里的礼盒,那是特意给婆婆准备的高档营养品,花了她大半个月的工资。 让王慧没想到的是,婆婆竟主动提出请全家去饭店吃饭。要知道,结婚时,婆家以经济困难为由,没给彩礼,婚礼筹备也是能省则省,婆婆更是借口身体不适,几乎没参与。这些过往,王慧虽嘴上没说,但心里一直有个疙瘩。 在饭店里,婆婆热情地点菜,“我点了你们爱吃的红烧肉,还有慧慧喜欢的清蒸鱼。” 王慧听着,心里的那点阴霾似乎淡了些,将礼盒放在一旁的茶几上,轻声说:“妈,这是给您买的营养品,听说对身体好。” 婆婆笑着接过,放在一边。 饭桌上,王慧默默地夹着菜,看着婆婆不停地往李阳碗里夹菜,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趁着婆婆离开,李阳凑到王慧耳边,小声说:“妈今天难得这么大方,你就别想以前的事了,大家好好过个年。” 王慧轻轻点头,可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然而,这温馨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吃完饭,婆婆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说道:“这次吃饭的钱,咱们 AA 制吧。我一个老太婆,退休金也没多少,平时也舍不得花。” 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湖面。 王慧愣住了,随即冷笑一声,“那我给您买的礼品怎么算?” 她越说越激动,眼眶也红了,“婚礼的时候您不管不顾,现在好不容易请吃顿饭,还要 AA 制。” 李阳赶忙拉住王慧的手,试图让她冷静,“慧慧,别这样。” 王慧甩开他的手,站起身来,“妈,既然要算得这么清楚,那就请把礼品退给我!” 说完,她转身快步走出了饭店。 这场本应温馨的春节聚餐,就这样以一场激烈的争吵收场。回到家,王慧坐在床边,泪水止不住地流。李阳坐在她身边,叹了口气,将大衣轻轻披在她身上,“妈她…… 其实不是故意的,她就是太节俭了。” 王慧猛地转头,眼里满是讽刺,“婚礼没彩礼,筹备全靠我娘家,现在吃顿饭还要和我算得这么清楚,这叫节俭?我把她当妈,她拿我当什么?” 李阳沉默许久,才低声说:“要不,我回去把礼品钱给妈,这事就这么算了?” 王慧大声说:“我要的不是钱,是尊重!” 另一边,张翠兰坐在空荡荡的饭桌前,望着冷掉的饭菜发呆。她反复摩挲着王慧送的礼品盒,盒面烫金的花纹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公公从卧室拿出一叠存折,重重地拍在桌上:“这是我攒的养老钱,明天就给阳阳送去,让他别为钱操心。” 张翠兰红着眼眶摇头:“别给孩子添负担,我…… 我明天去道歉。” 第二天一早,张翠兰站在王慧家楼下,攥着礼品盒的手被寒风吹得通红。她仰头看着楼上亮着的窗户,几次想抬脚,却又像被钉住般挪不动步子。直到王慧和李阳下楼,看到她瑟缩在角落里,脸上满是局促。 “慧慧,妈错了。” 张翠兰声音发颤,将礼品盒递过去,“妈不该跟你算得这么清楚,更不该伤了你的心。” 她抹了把眼泪,“这些年,妈心里一直愧疚,婚礼没帮上忙,平时也没好好照顾你……” 王慧看着婆婆花白的头发和眼角的皱纹,心里的委屈突然泄了气。她想起李阳说的婆婆退休金不高,想起婆婆昨天泛红的眼眶,那些积攒已久的怨气似乎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叹息。 “妈,您别这样。” 王慧接过礼品盒,声音也软了下来,“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在饭桌上发脾气。” 李阳在一旁悄悄松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可就在气氛有所缓和时,张翠兰突然说:“不过 AA 制的事,妈还是觉得有必要。” 看到王慧瞬间冷下来的脸色,她连忙解释,“不是为了钱,是想咱们以后互相帮衬,不分你我。妈每个月拿出退休金的一半,咱们一起存着,以后有大事,也能互相照应。” 王慧愣住了,她没想到婆婆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张翠兰握住她的手,“慧慧,妈是真把你当女儿,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行吗?” 寒风依旧凛冽,但三人之间的气氛却渐渐回暖。王慧望着婆婆真诚的眼神,终于轻轻点了点头。这场因 AA 制引发的家庭风波,似乎有了转机,可未来的婆媳相处之路,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