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上个月炫耀她的英国老公来中国15年,始终不肯吃一口中餐、学一句中文,网友吐槽“他根本在轻视你”,谁知女子竟还替她的洋人老公说话,认为自己没嫁错人! 跨国婚姻里,文化差异很正常,但15年拒绝融入,真的只是“差异”吗? 一个外国人长期生活在异国,连最基本的“你好”“谢谢”都不愿学,对当地饮食嗤之以鼻,这已经超出了个人习惯,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轻视。 有人说,语言是尊重的门槛,饮食是接纳的钥匙。 如果连门槛都不愿跨,钥匙也不愿接,那所谓的“爱”,恐怕只是单方面的迁就。 网友的愤怒不难理解,中国人出国旅游,多少会学两句“Hello”“Thank you”,吃西餐哪怕不习惯也会尝试。 可反过来,某些外国人却理直气壮地拒绝融入,甚至伴侣还以此为荣,这就很讽刺。 健康的跨国婚姻,应该是互相尊重、双向适应,爱一个人,自然会好奇对方的文化,哪怕学不会流利中文,至少愿意尝一口对方家乡的菜。 如果一方长期傲慢地保持“绝不妥协”,另一方还自我感动地辩护,这段关系里的平等,恐怕早已失衡。 假如你的另一半十几年都不愿接触你的文化,你会觉得这是真爱,还是隐形的轻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