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书法拍卖里的“假价格”和“真价格” 最近,南京已故书家高二适先生的一件六尺手卷

书法拍卖里的“假价格”和“真价格” 最近,南京已故书家高二适先生的一件六尺手卷(录韩愈《送孟东野序》全文),拍出250万元的高价,这价格刷新了“金陵四家”单件作品的最高记录。 关键是,这一成交价格,是真价格。因为高先生过世已近50年,没有人会对拍卖价格进行“运作”。 拍卖中有真价格和假价格。假价格实在太多了。据我了解,一般有两种“运作”方式。 一种是书写者雇人到拍卖场举牌,以最高价拍得,然后书写者拿出两笔钱,一笔用来支付拍卖佣金,一笔酬谢举牌者。书写者从此有了“润格”——你看,我的作品拍卖价格这么高! 我以前说过一个人,南京的,90年代初的一张字拍出10万元高价,那时候这价格是天价。据说拍卖过程就是这样运作的。此人虽然红了年把,但后来湮没无闻,毕竟实力不济,再扑腾也翻不起几朵浪花。 另一种运作方式是,书写者请人以最高价拍下作品,但私下里再送买者好多作品。比如一件作品拍卖成交价30万元,书写者另送十件八件的。这种方式是时下走红的书家经常做的,做的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身价。 像高二适先生这样的作品,随着时间推移,估计价格还会继续涨,而那些靠运作拍出高价格的东西,你就看吧,等书写者没有了位子,价格会一落千丈。 可怜高二适先生一生清贫,没有正式工作,还是他的老师章士钊打了招呼,才得以成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每月领取60元工资,相当于当年一名中学教师的月收入。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作品若干年后能拍出如此高的价格。 书画家身前清贫,而身后作品价格扶摇直上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国外有梵高,中国古代有徐渭,当代也有很多,比如画家陈子庄、黄叶村等,而高二适先生是书法家中最具代表性的。 说完,贴高二适先生长卷,需放大才能看清。并贴我自己今天陋作三纸,附于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