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陈佩斯说,我小时候过得太幸福了,五六十年代,父亲月工资250元,五七、五八年,五块钱就能办一桌有酒有肉的酒席,所以我们家根本饿不着肚子。 几块钱就能让一大家子吃饱喝足的年代,250块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家里面从来没为吃东西而烦恼,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陈强用工资将一家人养的白白胖胖。 陈强一生最爱演戏,不拘角色大小,年轻时扮演的黄世仁让人恨不得除之后快,在他八十岁的时候还坚持在电影中客串角色,这种对演戏的热爱影响了儿子陈佩斯。 陈佩斯小时候就没为饿过肚子,只要工资发下来,父亲就拿着钱去高级商店里面买点平日里不舍得买的零食带回家,北京当时为数不多的大饭店陈佩斯都随着父亲去吃过饭,一盘炒肉就要五块。 一家人都是个以食为天的性格,没什么存钱的想法,工资下来就想着如何买好吃的,到了月底就紧衣缩食,如果当时有月光族这个词,陈强和家人就会发现这个词非常适合他们。 15岁时,因时局原因,父亲带着他来到了内蒙古,一望无际的田地和满天的黄沙从此扎根在他心中,从没干过农活的陈佩斯学着老乡们的样子扛起了锄头。 即便生活变苦了,陈佩斯都没有忘记自己想要走的路,成为像父亲这样优秀的演员,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报考了文工团和话剧团,可惜没被录取,直到18岁的时候被八一电影厂录取。 陈佩斯能有后来出色的表演功底,离不开父亲的教导,陈强是个对演戏很认真的人,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敷衍两个字,每句话每个动作都要精心打磨。 他和父亲共同出演的《瞧这一家子》获得巨大成功,他在里面的表演离不开父亲的指导,因为形象问题,陈强一度担心儿子只能和自己一样成为反派专业户,幸好陈佩斯在喜剧方面极有天赋,站在台上就能让人乐开花。 虽然陈佩斯和父亲共同塑造了许多喜剧电影,但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在春晚上的表演,一碗无实物的吃面表演,让观众们牢牢地记住了他,那些年的春晚要是没有他俩上台,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 看到儿子的表演不断提升,陈强的心里面感到很满意,但有件事情曾压在他和妻子的心底,让他难以对儿子开口。 那就是孩子的问题,陈强是个传统的老人,希望陈佩斯能给自己生个孙子,但是儿媳妇怀孕时,大家都说生下来肯定是个姑娘,他和老伴听到后有些落寞,但没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生怕儿媳妇多心。 妻子生产的时候,陈佩斯正在春晚舞台上表演,根本没空回去看,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妻子生了个儿子后,他喜出望外连忙给母亲打电话。 此时,陈强正在外地工作,全家人为了给他个惊喜都瞒着不说,等到他回来后,陈佩斯故意让他给孩子换尿布,看到孙子的那一刻,陈强的泪水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后来孙子陈大愚就成了全家的宝贝疙瘩,陈强对待儿女们严厉,面对孙子的时候却很慈祥,更让他惊喜的是,孙子的性格很像自己。同时在家庭的氛围的熏陶下,陈大愚放弃了生物专业,而是学起了戏剧,跟在父亲身后默默学习演戏,成了一名优秀的演员。 陈强年纪大后,陈佩斯和哥哥常放下工作陪老爷子,尤其是他身体不好要住院时,不年轻的兄弟俩肩负起陪床的任务,一天轮流一天。 这时的陈强脑子变得糊涂,经常一个问题反复问好多遍,问到最后陈佩斯憋不住火,但看着父亲不安的眼神,他沉默下来,意识到父亲跟从前不同,以前是父亲照顾他,现在轮到他照顾父亲。 父亲去世多年后,陈佩斯在节目上回想起和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仍会落下眼泪,父亲不止是自己的亲人,更是自己在事业上的领路人。 参考来源:父与子 笑与痛 | 对话 陈佩斯 陈大愚——2023-05-03 17:56·凤凰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