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4月,山东淄博,女子花18000多元买了一根金项链,戴了几年款式不喜欢了,就拿着

4月,山东淄博,女子花18000多元买了一根金项链,戴了几年款式不喜欢了,就拿着去金店置换,店员看过女子的票据和项链后,说是他们店里的东西,但是需要烧一下看看质量,女子同意,可烧过之后,这根项链却全碎了,并且发白。店员说金子有问题,他们不能回收,还说这个项链上面刻印不清晰,可能不是他们店里的东西。女子不服,仅用一招,成功挽回损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几年前,刘女士花了18800块在一家金店买了一条金项链,纯金的,正规发票、票据都有。 戴了几年也挺好,但最近她觉得款式有点老气,想着换个新样的,就把项链和当年的票据一起拿去原来的金店准备置换。 店员接待了她,看了看项链和票据,说:“嗯,是我们店里的。” 接着提出要进行一个“火烧”测试,说是看看项链质量。 刘女士想着反正就是确认个真假嘛,又不是第一次听说金子能耐高温,也就答应了。 结果这一烧,问题来了。 项链竟然在火上一烧之后就碎了,还发白了,不再是原本那种金灿灿的颜色了。 刘女士当场都懵了,问店员这是怎么回事,对方脸一拉,话风就变了:“哎呀,这金子不对啊,看着像有问题。我们店里从来没卖过这种成色的金子。而且你看这印记,也不清晰,很可能不是我们卖的。” 刘女士气不打一处来:“你刚刚不是说是你们家的?发票我都有!” 可店员立马变脸:“那也得看东西成不成,印记都模糊了,我们不能回收。” 说白了,就是不给换,不管事儿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 花了将近两万块买的东西,人家一烧,烧坏了不说,还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卖的,票据也被他们当空气。 刘女士一看现场说不清楚了,干脆不跟他们多废话,回家之后把整个事情整理了一下,连同项链烧毁的照片、票据、对话都拍下来,发到了社交媒体上。 没想到,这事儿一下子引起了热议,网友们纷纷站队刘女士,评论里一片骂声,说这店太坑,简直是烧完东西赖账,典型的“甩锅式”服务。 事情发酵开之后,媒体也介入了。 有记者直接联系了刘女士,又去采访了那家金店,金店这才有点坐不住,态度也缓和了一些,说愿意配合,将项链送去第三方检测机构做个检测。 结果检测报告出来,啪啪打脸——项链确实是纯金的,没掺假,也确实符合该金店历年来售卖的产品标准,只不过是因为火烧温度过高导致结构脆化才断裂的。 换句话说,就是你们自己操作不当烧坏的,怎么还有脸说不是你们家的? 这下金店也没法赖了,赶紧改口,说是之前沟通不畅,误会了刘女士,愿意为她更换一条等价的新款项链,并表示愿意道歉和适当赔偿。 刘女士最终算是成功维权,把损失挽回了回来。 这事儿传出去之后,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心凉。 很多网友说,自己家里也有几万块买的金饰,听了这事儿都不敢轻易去店里置换了,怕一个“烧金测试”下来,东西毁了不说,责任还得你自己背。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金店所谓的“火烧测试”其实并不规范,温度控制不好就会导致金属结构变化,像刘女士这种“烧完碎了”的情况,其实并不是金子有问题,而是操作有问题。 而一些金店,一看金子坏了,就赶紧撇清关系,典型的“只想赚钱不想担责”。 刘女士这件事也提醒了很多消费者,维权不能怕麻烦。 第一,买贵重物品一定要保存好发票、保修卡等证据; 第二,遇到推卸责任的商家,别光在店里争,必要时就曝光、投诉、走程序; 第三,现在是网络时代,别怕说出来,有时候一篇帖子能抵十个电话投诉。 更重要的是,这事也给商家提了个醒——别把消费者当冤大头,服务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出了问题就往外推,那迟早会被打脸。 真要想长久做生意,最基本的诚信不能丢。 说到底,刘女士这“一招”不是多高明,就是把事儿摊开在阳光下,让大家都看清楚。 如果不是她把事情曝光在网上,说不定现在还在为那根烧碎的项链打嘴仗呢。 一句话,遇事别忍着,有理就得争出来,不然吃亏的永远是自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小溪办事》202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