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一少年将自己在河里捡到的“皇后之玺”捐献给国家,得到20元奖励,没想到44年后,博物馆再次联系上他:你捐的是国宝,价值不可估量!赶紧过来领奖!
1968年,在陕西,有个小伙子孔忠良在河里摸到了一块像玉一样的石头,上面还有花纹和字。那时候社会正在变,大家开始觉得老东西挺重要的。孔忠良觉得这石头不简单,就拿去给了国家,结果国家给了他20块钱作为感谢。谁也没想到,过了44年,博物馆突然找到孔忠良,跟他说:“嘿,你当年给的那个东西,可是国宝啊,值大钱了!快回来领奖!”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2012年。有一天早上,孔忠良家的老电话“叮铃铃”地响了,是陕西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打来的:“孔大哥,还记得您以前捐给我们的那块玉石吗?专家这些年一直在研究,现在确定了,那是‘皇后之玺’,是非常珍贵的国宝!真的很感谢您,我们想请您来参加个表彰会。”
孔忠良一听,愣住了,心里不由得激动起来,想起了好多年前那件事。他压根儿没想过,自己当年那么一出手,居然这么重要。连村里的支书也来跟他说,那块玉印是吕后吕雉的,现在是博物馆里最宝贝的东西了。
表彰会上,孔忠良穿着干净利索的中山装,上台领了张荣誉证书和一个奖章。全场的人都使劲鼓掌,他拿着证书和奖章,声音有点抖地说:“我其实没做啥大事儿,就是随手帮了个忙,没想到这东西这么金贵。能为保护国家的老东西出点力,我挺高兴的。”表彰大会一完事儿,孔忠良就回到了他宁静的乡村日子。他在村里人眼里,成了活生生的好榜样。那块宝贵的“皇后之玺”现在安安稳稳地放在博物馆里,讲着一个普通人怎么拼命保护文化遗产,心里头那份高尚感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