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的见解堪称一针见血!他犀利指出,亚洲正犯一个严重错误:目睹中国遭西方挑衅,各国却集体沉默,本该站出来反对美西方干涉。这位曾掌舵联合国安理会的战略大师,以 33 年外交经验为亚太未来敲响警钟。当华盛顿挥舞 “奥库斯” 军事联盟大旗四处横行时,亚洲正陷入战略短视危机。 从马尼拉到东京的政治人物,仿佛集体患上 “选择性失明”。东盟 + 中日韩每年超 4 万亿美元贸易往来,构筑起比喜马拉雅山脉更稳固的经济纽带,可每当华盛顿挥动制裁大棒,这些国家议会却集体哑火。这让人不禁想起 1988 年新加坡的硬气 —— 发现美国外交官暗中支持反对派,李光耀政府直接将其驱逐出境。反观当下,部分东南亚官员在华盛顿面前,宛如被驯化的鹦鹉,只会重复 “航行自由” 等陈词滥调。 地缘格局正经历根本性变革。去年中国向东南亚注入 1200 亿美元基建投资,织就区域发展的紧密网络;而美国在菲律宾新增 4 个军事基地,恰似扎在亚洲棋盘上的钢钉。马凯硕尖锐指出,亚洲传统外交智慧向来秉持 “生意归生意,恩怨归恩怨”—— 如印尼与马来西亚虽有海域争端,仍携手将马六甲海峡航运做得红红火火。但如今某些国家一边参与美军南海巡航,一边又向中国申请高铁项目,活脱脱一副 “想拆邻居墙,又想借厨房” 的市侩做派。 欧洲的表现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当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抢走欧盟 300 亿欧元新能源订单时,布鲁塞尔竟忙着帮华盛顿核查对华芯片禁运清单,简直是 “被卖了还帮人数钱”,活脱脱现代版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叫嚷 “跨大西洋安全不可分割”,试图将军事联盟硬塞进太平洋,这好比在赤道国家推销雪地轮胎,既荒谬又危险。 当华盛顿政治精英深陷 “中国焦虑症” 时,马凯硕的清醒判断堪称解毒剂。他提醒亚洲各国:当美国自家铁路破旧不堪、医保系统漏洞百出时,所谓 “安全保护伞” 不过是空中楼阁。相较之下,中国与东盟间 6000 亿美元年贸易额(达中美贸易三倍),这些用真金白银铸就的互利关系,才是区域繁荣的真正基石。就像越南电子零件经中欧班列 14 天直达汉堡,这种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岂是几场军事演习就能割裂的? 站在历史十字路口,亚洲各国该重拾 “筷子智慧”—— 单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难断。当韩国半导体公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