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轮全球关税战,引发美元汇率的大跌。但是奇怪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维持稳定。 美国社会当下的最大问题是通胀,而美国政府最大的问题是国债今年大规模到期。 而关税战最直接的是跟美国国内经济有关,尽管它最终针对的是美国国债的问题。 通胀的本质就是钱比货多,而美国悍然发动关税战,意外导致中国坚决反击,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大幅缩小了美国国内的货的数量。 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天美国不断对华放软话的原因。中国的坚决反制,切断了美国直接向中国购买大量货物的通道,而中国拒绝跟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的谈判,更强化了这种货物减少的预期。 因此,无论是美国高价按关税增幅来购买中国货物;还是从第三方转口中国商品;亦或是减少购买中国商品,都将有明显减少美国国内可购买货物量,进而大幅提高美国的通胀水平。因此我们就理解中国为什么这么坚决的拒绝跟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的谈判。美国你既然主动减少购买中国货物量,那么中国就借机帮助你美国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从货的角度来看。 从币的角度来看。 从解决通胀的角度看,要么是增加货物总量,要么就是减少流通货币量。比如通胀往往用生息来解决,就是减少可流通货币量来抑制通胀。 既然关税战导致美国内货物量在短期内无法有效得到恢复,那么减少甚至大幅减少流通货币量就是必需而为之。所以美元的币值的大幅下跌,不仅仅是关税战导致的美国经济动荡的反应;也有美国关税战客观导致美元与人民币商品有限脱钩,形成的美元内在价值的下跌;更是一种通过美元大幅贬值缩减美国国内货币流通量的必要手段。 之所以说美元大幅贬值是缩减美国国内流通货币量的必要手段,是因为美元潮汐里只有美元大幅贬值才能刺激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 美元大幅贬值,所以其他国家和公司才愿意借贷美元。更多的贬值,美元跌幅越大,外部从美国借出美元的需求就会增加越多。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稳定性阻止了美元的贬值。在美元主动跟人民币商品有条件脱钩的前提下,人民币阻止美元贬值显然是一种刻意而为的结果。 因为当美元想更大比例的对其他货币贬值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等于人民币用自身信用间接赋能给美元,这就导致美元贬值意图的大幅丧失。这就必然导致美元无法更大规模的贬值,就客观阻止了其他国家和部门对美元借出需求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