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想要我回去当皇帝,拿钱来赎朕啊。”大臣无奈,前前后后从国库掏了4亿才将这个任性

“想要我回去当皇帝,拿钱来赎朕啊。”大臣无奈,前前后后从国库掏了4亿才将这个任性的皇帝从寺庙里赎回来。   这个任性的皇帝就是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初登基时,也曾是意气风发的明君。他夙兴夜寐批阅奏章,在朝堂上高声疾呼:“吏治清明,方能国泰民安!” 大力整顿官场,选拔贤能,使得南梁政治焕然一新。可随着年岁渐长,堆积如山的政务让他心力交瘁。   深夜的御书房里,烛火摇曳,萧衍揉着酸涩的眼睛,望着案头密密麻麻的奏折,喃喃自语:“这天下事,何时才是个头啊!”​   起初,萧衍将希望寄托于道教,渴望从黄老之术中寻得心灵慰藉。他修建道观,礼聘道士,还时常与道士们探讨长生之道。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道教叛乱,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当得知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道士们,竟举旗反叛,妄图夺取政权时,萧衍怒不可遏,摔碎了案上的茶杯:“道士欺我太甚!” 失望与愤怒交织,他的心彻底凉了。​   就在此时,佛教的 “四大皆空” 之说传入萧衍耳中。听着僧人们讲解教义,萧衍双目微闭,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原来这世间一切皆是虚幻,放下执念,方能解脱。”   自此,他一头扎进佛教的世界,不仅自己每日诵经礼佛,还开始大力推崇佛教。​ 公元 527 年的建康城,同泰寺的钟声惊破了皇宫的宁静。萧衍突然脱下明黄龙袍,换上粗糙僧衣,在众僧的簇拥下走向大雄宝殿。这一举动,让满朝文武慌了神,一场荒诞至极的 “皇帝出家闹剧” 就此拉开帷幕。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丞相王莹急得额头直冒冷汗,颤声说道: “陛下此举,实乃儿戏!如今内忧外患,北方强敌环伺,国内尚有不安定因素,陛下怎能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一旁的御史大夫也连忙附和:“是啊陛下,南梁不可一日无主,还请陛下三思!” 可萧衍却双手合十,一脸虔诚:“朕已看破红尘,俗世的繁华再无留恋,这皇位,你们另选贤能吧。想要我回去当皇帝,拿钱来赎朕啊!”   大臣们无奈,只得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国库主管苦着脸说:“陛下这一闹,可如何是好?国库虽有些积蓄,但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最终,为了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他们咬着牙从国库掏了一万万钱,也就是 1 亿钱,捐给了同泰寺,名曰 “还俗费”。这钱名义上是捐给寺院,实际上却落入了萧衍的手中。

萧衍之所以“闹出家”,也是他手下的一个佞臣佞臣朱异献的计策。 朱异说:“皇上,你出家吧!”梁武帝顿时愣住了,心想这是什么馊主意,正要发作时,朱异解释说:“要您借出家再还俗来搜刮大臣。” 萧衍拿到这笔钱后,表面上装模作样地重修了几座寺庙,还大张旗鼓地宣扬佛法,可转身就给嫔妃们分发了丰厚的脂粉钱,剩下的则都悄悄地装进了自己的小金库。   尝到甜头的他,在两年后的公元 529 年,估计大臣们又捞得盆满钵满了,便又打起了 “舍身” 的主意。   他在同泰寺中,每日与僧人一同诵经礼佛,任凭大臣们如何劝说,都无动于衷。大臣们无奈,只能再次凑了一万万钱,将出家仅 20 天的他 “赎身” 回宫。   一些善于搜刮钱财的官员,倒也不怎么在意,反正他们会把这笔钱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增加赋税便是。   但那些平素廉洁的官员可就遭了殃,他们本就家无余财,如今被皇帝 “敲竹杠”,只能四处借贷。   有个小官员急得直掉眼泪,拉着同僚的手说:“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我上哪儿去弄这么多钱?我家里老小都等着米下锅,现在还要凑钱赎陛下,真是要了我的命啊!” 更有甚者,干脆心灰意冷,辞官不干了。   然而,萧衍当和尚仿佛上了瘾。公元 546 年,他第三次出家。   这次,他在寺庙里待了 37 天,期间,他不仅自己严格遵守佛教戒律,还要求大臣们也吃素礼佛。大臣们为了将他赎回,再次掏空国库,百姓们的生活愈发艰难,街头巷尾都是百姓的哭诉声。   仅仅一年后,公元 547 年,萧衍又第四次出家。   每一次,都是熟悉的剧情:脱下皇袍,穿上僧服,声称要潜心向佛,还装模作样地不吃肉、不近女色,乘车、用具一律从简。   而大臣们,也只能一次次无奈地掏出一万万钱将他赎回。每次赎回时,群臣都要齐集同泰寺东门或凤庄门,再三叩请,萧衍才会 “勉为其难” 地回宫执政。这一次次的闹剧,让朝廷先后花了 4 亿钱。   这 4 亿钱,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了南梁百姓的身上。百姓们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许多人只能在街头乞讨为生。反观南梁的十数万僧人尼姑,却个个衣食无忧,吃得脑满肠肥。   萧衍如此重佛,大修寺庙,每天早晚到寺里烧香拜佛、讲解佛法,可佛祖并没有保佑他。   公元 548 年,“侯景之乱” 爆发。叛军如潮水般涌进建康城,将台城团团围困。被困在台城的萧衍,此时已经是风烛残年。曾经繁华的宫殿里,只剩下寥寥几个侍从,粮食也早已断绝。   他望着空荡荡的宫殿,想起自己曾经的荒唐行为,悔恨交加,老泪纵横。他喃喃自语道:“是朕对不起百姓,对不起祖宗啊!”   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最终,这位痴迷佛法的皇帝,竟然被活活饿死,他的子孙后代也被杀得七零八落,南梁的社稷江山就此沦入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