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入关抢了五次,明军真的就拦不住吗?最远的一次从辽宁抢到江苏连云港,来回时间一年多。皇太极带着清军在大明腹地抢一年多,看看地图,再想想这事,就感觉太抽象了。 清军战马啃着河北麦子往南跑的时候,北京兵部的塘报还在争论该调哪路兵马——这帮穿蟒袍的老爷们压根不信八旗兵能越过黄河。崇祯四年那次,皇太极的人马在山东兖州府晒抢来的丝绸,五百里加急送到紫禁城的战报愣是被当假消息,兵部尚书亲自批了"妖言惑众"四个朱砂字。 皇太极这招太损了。清军压根不攻城,专门挑麦熟时节钻进来,粮车都不用带。河南巡抚的探马发现敌情,刚准备点烽火,八旗兵早窜出两百里地了。最绝的是他们专烧官府粮仓,逼得饥民跟着抢,等明军追上来,满地都是啃树皮的流民,清军早扛着金银细软翻过太行山了。 明军那会儿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关宁铁骑倒是能打,可全被钉死在锦州防线上;九边重镇的精锐要么吃空饷,要么被调去剿农民军。山东总兵刘泽清听说清军过了黄河,直接带着家丁躲进微山湖,临走前还把战船凿沉,生怕被逼着打仗。京营更离谱,崇祯催着出兵,将军们集体装病,有个参将为了躲差事,愣是吞了三斤巴豆。 最讽刺的是情报系统。皇太极在江苏宿迁宰牛犒军,南京兵部还在争论"建奴是否真入关"。等八旗兵揣着《扬州府志》往回撤,宣大总督才慌慌张张上报"疑似北虏犯边",地图上标的敌踪比清军实际路线足足偏了三百里——这帮官老爷连自己治下的州县方位都搞不清。 说皇太极全靠骑兵快也不全对。崇祯十一年那次入关,清军带着三十门红夷大炮,愣是从冷口拆了段长城把炮运进来。明军守着居庸关天险,眼看着人家在关外架炮轰城墙,守将周遇吉急得直跳脚:"他们哪学的攻城术?"——答案在沈阳城里蹲着呢,范文程等汉奸早把《武备志》翻烂了。 但把这锅全扣明军头上也不公平。孙承宗带着民夫修了七年的关宁防线,皇太极绕着走;卢象升领着天雄军死追八旗兵,朝廷连粮草都不给送。清军抢完北直隶扬长而去,老百姓指着明军背影骂:"你们倒是追啊!"军官们委屈得快哭了——马厩里战马饿死一半,剩下那几匹跑不过蒙古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