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我觉得张雪峰说得还是很诚恳的,在直播时,有位家长问张雪峰,说自己的孩子想学医,有

我觉得张雪峰说得还是很诚恳的,在直播时,有位家长问张雪峰,说自己的孩子想学医,有没有机会能在珠三角发展? 结果张雪峰问了她两个问题。 第一,有没有亲戚是从事这个行业的? 第二,你小孩的向上管理能力强吗? 这个问题直接说问出了关键,如果你家孩子两样都没有,除非你能接受在小县城上班,否则最好就不要学医。 这事儿得从珠三角医院的招聘密码说起。广州某三甲医院去年招人,简历堆得比药房里的阿司匹林还高——985硕士起步,博士优先,海外镀金加分。没点人脉引路,简历就像扔进珠江的挂号单,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张雪峰那俩问题听着扎心,实则捅破了医学界的窗户纸。向上管理能力翻译成人话,就是“会不会给主任端茶倒水写论文”。广州某三甲医院的规培生小刘说,他每天干完12小时病房活,还得熬夜帮导师改国家课题标书,“这不叫能力,这叫当代医学牲口生存指南”。亲戚在医疗系统?相当于游戏开局送VIP通道——中山医的教授直言,本院职工子女考研面试能加10分隐性分,这规则就像CT室的门,看着透明实则带锁。 但要说普通家庭孩子彻底没戏?倒也不是。深圳社康中心常年招全科医生,大专学历就能报,工资六千包吃住。可家长们哪甘心让孩子蹲社区看感冒?都做着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的梦。这就好比想考清华却只肯复读三年,兜里还没补习费。 张雪峰没明说的潜台词更残酷:医学是场“氪金游戏”。珠三角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没个百八十万的科研启动基金,连论文造假都造不出花样。普通家庭孩子就算挤进去,看着富二代同事开着保时捷上夜班,手里捏着爹妈攒的买房首付买实验耗材,心态比医闹患者还容易崩。 批判地看,这套逻辑把医学异化成“拼爹职业”挺危险。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个农村姑娘,靠着给教授当免费科研劳力,硬是在核心期刊蹭到二作。她说:“向上管理?我每天管理的就是怎么用泡面撑到月底补助到账。”如今她在佛山私立医院混成科室骨干,虽然比不上三甲光鲜,但至少没啃老。 最讽刺的是地域魔咒。张雪峰说“在哪儿学医就在哪儿就业”,可珠三角的医学院分数直逼重本线。河北考生想报中山医,得比本地人多考50分,这难度堪比心脏搭桥术主刀机会——不是不给活路,是活路上铺着钉子。

评论列表

灵界日使客
灵界日使客 4
2025-05-03 19:48
张雪峰这个论断很扯淡了 狗屁不懂 普通家庭孩子如果确实学的很好 在长珠这些地区大医院绝对能站住 可能上限就是主任之类的 但绝对不像他说的非要家里有这行的才能行

大拿 回复 05-03 22:57
那也要很好才行!!要很好很好才能跟那些一般的做同事

骆驼草
骆驼草 3
2025-05-03 10:29
说实话就是功利主义?那么请指点一下哪种是不功利的?去读哈工大?西工大等大学?那也要能读的上
昊天
昊天 2
2025-05-03 11:02
雪峰的观点其实蛮针对那些需要功利性生存者的,因为社会有些人是为理想或者,有些人不是为理想活着而是要为我必须活着的生存环境而考虑,愿大家各取所需的生活!
用户11xxx52
用户11xxx52 2
2025-05-03 08:55
这人也只是功利主义,没有大作为

Mike 回复 05-03 09:16
你口中的大作为是什么?你倒是明说让大家学习学习啊。

blueblue1058 回复 05-03 11:18
小说看多了吧

昊天
昊天 1
2025-05-03 11:02
雪峰的观点其实蛮针对那些需要功利性生存者的,因为社会有些人是为理想,有些人不是为理想活着而是要为我必须活着的生存环境而考虑,愿大家各取所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