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很明白学生对老师容易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愫。尤其父亲因各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很明白学生对老师容易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愫。尤其父亲因各种原因很少陪伴甚至父爱缺失的女孩,更容易对成熟睿智又手握权力的老师产生依赖和崇拜。

这种感情只是青春期的某种幻象,并不是爱情。

自杀的台湾作家林奕含在她的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描写了另一种更可怕的心理。13岁的房思琪被老师诱奸,她试探性地跟妈妈讲“听说学校有同学跟老师在一起”,妈妈随口说“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在小说中,女生饼干被李国华强奸后,告诉了男友,却遭到男友的嫌弃。饼干去找李国华,说:“饼干没有人喜欢了,如果老师愿意喜欢饼干,饼干就有人喜欢了。”

“如果老师爱我,这件事就不丢人了。”女孩在被老师诱奸或强奸后,惶恐无助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这种避世心理。她们那么小,那么害怕被同学、老师孤立,害怕被家长责备,恶魔老师让她们明白了世界的冰冷与残酷,最后又成为她们对抗这个残酷世界的唯一武器。

而那些老师,也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心理。

李国华的原型是台湾补习名师陈星。林奕含自杀后,她的父母表示,至少还有三个女生,与女儿的遭遇相同。然而最终,因为没有证据也没人站出来,陈星被免于起诉。

陈星的太太更是在林奕含生前扬言要告她“妨害家庭”,甚至要求她下跪道歉。

你看,我们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习惯于把过错归罪于弱者或者干脆全部归为女性问题:女孩走夜路被强奸,因为你穿得太少;女孩被老师诱奸,因为你勾引了老师。

然而,公众怎么想,是他们的自由;制度永远要走在公众思维进化的前面。是时候需要有一种制度告诉大家:师生恋,错误的永远是老师。

如果无论什么情况,只要老师与学生产生感情瓜葛,老师就丢饭碗甚至身败名裂,高校的老师群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明目张胆地炫耀自己当老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师生恋”。

在老师面前,学生是天生的心理弱者。老师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侵犯欲。

人性中总有一部分是阴暗的。每个人都有欺负弱小的冲动,这种冲动在男性身上尤为明显。当一两岁的男孩开始热衷于踩死小蚂蚁,他基因里欺负弱小的阴暗面已经萌芽。

如何管束人性中的恶?不是靠自觉,而是靠制度。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德国等性观念开放的国家,陆续明令禁止师生恋。哈佛大学从讲师到教授都遵循一条原则:在公共教室、图书馆甚至学校走廊上批改学生作业、与学生交流。

这是一种基于严格制度的自律。每个人身体里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当制度像一把剑悬在头顶的时候,虽然永远有人以身试法,但更多的人,会基于犯错成本的考虑,管好自己心中的小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