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傅作义担任华北剿总司令后,副司令陈继承告诉中央军的将领们:所有一个团以上的部队调

傅作义担任华北剿总司令后,副司令陈继承告诉中央军的将领们:所有一个团以上的部队调动,都得得到我的许可,剿总的命令不需要遵守。 一、年少有为,波澜起伏的前半生 陈继承,这位来自江苏靖江的老哥,身上既有江南人的细腻,又不乏军人的刚毅。年轻时,他从保定军校二期毕业,之后就投入了粤军,从此踏上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1924年,命运的转折点来了。在何应钦的全力推荐下,陈继承加入了黄埔军校,担任中校教官。那个时候的黄埔军校,人才济济,是培养军事人才的温床,也是蒋介石特别看重的地方。 在这里,陈继承的才华得以展现,迅速吸引了蒋介石的关注。蒋介石那双敏锐的眼睛,好像洞察到了陈继承的潜力,开始把他视为心腹,给予他极大的提携和培养。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陈继承的升迁之路简直就像飞起了。北伐战争一开始,他已经担任第一军第二师的团长。 在那硝烟四起的战场上,陈继承带领着手下的兄弟们勇往直前,凭借着出色的战绩,一年后他就升任为22师的师长。那个时候的他,干劲十足,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 1932年,对陈继承而言,真是个关键的时刻。他被提拔为第一军军长,还兼任洛阳卫戍司令,成为了蒋介石黄埔系的核心将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名字在国民党军队中越来越响亮,地位也是逐渐巩固。 命运可真是喜欢开玩笑。在带领部队攻打鄂豫皖苏区时,陈继承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连续败退,这让蒋介石非常恼火。对他寄予厚望的蒋介石,此时也满脸失落和愤怒。 陈继承,你真让我太失望了!这么无能,怎么配得上我对你的信任!蒋介石愤怒地吼道,紧接着,毫不犹豫地剥夺了他的指挥权。 从那以后,陈继承的生活就跌入了谷底。他后来的职位大多是在教育、后勤和训练方面,基本上与前线打仗无缘。曾经那个在战场上风头无二的将军,如今只能在后方默默付出,心里的委屈和无奈,只有他自己明白。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了,陈继承随着蒋介石来到了西安,没想到迎接他的竟是一场噩梦。在西京招待所,他被拘押了。 当负责抓捕的士兵问起他的身份时,陈继承带着浓重的乡音说道:我是陈继承。可士兵却听成了陈诚。 陈诚在整军时手法非常强硬,对那些杂牌军毫不留情,名声可谓相当差劲。就在此时,看到面前这个人是陈诚,有个士兵立刻怒火中烧,手一抖就想扣动扳机。 陈继承的老婆吴慕墀见到这一幕,立刻冲到前面,声音洪亮地喊道:他不是陈诚,是陈继承呀,你们可不能随便动手! 这时,陈继承已经吓得脸色像白纸一样,双腿软得厉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不断求饶:求你们放过我,我真不是陈诚,我就是陈继承! 过后,听说陈继承跪着求饶的惨样子有人报告给了蒋介石,蒋听了心里满是反感和不快。 在西安一起被扣的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人,在事件结束后都有了重用,唯独陈继承,不但失去了职务,还被派去中央军校做了教育长。心里那叫一个委屈和不甘,可也没办法,只能默默地接受这样的命运。 二、在华北任职时,与傅作义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时间到了1947年12月,华北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保定的绥靖公署和张桓的绥靖公署被撤销,之前的防区和部队都并入新成立的华北剿总司令部,傅作义被任命为总指挥。 傅作义可不是中央军的将领,而是绥远系的头号人物。蒋介石之所以看重他,是因为傅的军事才能卓越,再加上绥远系手下有十几个师的兵力。 蒋介石心里总是有些不安,他担心绥远系的势力会变得太强大,进而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 于是,蒋介石私下找来了当时担任北平警备总司令的陈继承。在那间光线昏暗的办公室里,蒋介石面色凝重地对陈继承说道:武民啊,华北的局势真是错综复杂,傅宜生那边我总觉得不太稳当。你就去担任华北剿总第一副总司令,帮我留神点,一定要确保对华北部队的控制。 陈继承听了这话,心里琢磨着,暗自得意。他明白,蒋介石这是在把重任压在他肩上,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他重新翻身的机会。 陈继承在部队里可谓资历深厚,不仅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还身为蒋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对于华北的中央军将领们来说,陈继承绝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辈,他们对他的态度,甚至比对总司令傅作义还要恭敬。 有了陈继承的参与,傅作义就很难在中央军中说了算了。绥远系和中央军之间的对立越来越明显,双方时常是各忙各的,根本不愿协同作战。 某次,傅作义想着让绥远系的一位将领担任北平警备副司令。他满心期待地把推荐电报发到南京,但他没料到,陈继承在背后却捣鼓起了小动作。 陈继承紧接着给蒋介石发去密电,里面添油加醋地说傅作义推荐的人不值得信赖。蒋介石一看这封密电,心里对傅作义的怀疑更加重了,结果这次人事调整就这样被搁置了。傅作义得知这件事,心里气得不行,但又无计可施。 1948年1月,绥远系的主要部队35军在涞水遭到了了解放军的严重打击。军长鲁英麟在与傅作义通话后,情绪失控,随后选择自杀,冲动得很啊。 在涞水之战期间,傅作义派去支援35军的部队,几乎全都是绥远系的。而相邻的中央军,却一个个都不搭理,像是在看热闹一样。傅作义心里气得火冒三丈,立马给蒋介石发电报,请求辞去剿总总司令的职务。 蒋介石一看到电报,立刻就陷入了纠结。要知道,他得依靠傅作义来稳定华北的局势,抵挡解放军的进攻。毕竟,傅作义的军事才能可不是陈继承能比的。 可他又不想轻易放手对华北中央军的掌控,那可是他的命根子。没办法,蒋介石只好不停地安抚傅作义,有时还发一些空头支票,想着稳住他的心。 三、冲突的升级,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华北 1948年夏天,北平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息。学生们为了发声,齐齐走上街头,搞起示威游行。陈继承没有和傅作义商量,便贸然下令警备司令部出动军队,强行镇压这些上街的学生。 顿时,枪声响起,学生们的惨叫和呼喊声在街头回荡。这次武力镇压导致了学生伤亡,事件迅速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傅作义听说了这件事,气得火冒三丈。他马上给蒋介石发了电报,愤怒地说道:陈继承惹怒民众,要是不给他撤职,我可没法继续担任剿总司令!蒋介石看到傅作义的电报,也怒火中烧。 他给陈继承发了电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但就是不舍得把他这个心腹免职。在蒋介石看来,陈继承虽然能力有限,但多年来对他始终忠心不二,难以轻易放手。 局势的发展越来越紧张。辽沈战役一开始,蒋介石明白,傅作义和陈继承之间的内耗不能再拖下去,不然会对华北部队的士气造成重大影响。经过一番艰难的思考,蒋介石咬咬牙,决定把陈继承调走,任命他为南京卫戍总司令。 陈继承一接到调令,心里满是沮丧和无奈。明明在华北这段时间看上去挺光鲜,实际却是各种矛盾和斗争的交织。如今被调走,意味着又一次失去了权力的核心地位。不过,这也没办法,他只能听蒋介石的话,收拾心情,打包前往南京。 四、后来的起伏,让他最终沦为边缘人物 陈继承来到南京,担任南京卫戍总司令,但他这个位置还没坐稳,就被张耀明接替了。接着,他被调任为战略顾问。从过去那个手握重权的将领,变成如今的战略顾问,陈继承心里充满了无奈和失落。他明白,尽管蒋介石对他有信任之情,但对他的能力却始终心存顾虑。 此后的陈继承,就再也没当过什么重要职务,慢慢变成了个边缘人物。他的名字,也逐渐被大家淡忘。不过,他的调离,莫名其妙地大大减轻了傅作义后来的起义阻力。 陈继承一走,接替剿总副总司令和北平警备司令的李文在傅作义面前,不过是个小角色,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 陈继承的一生真是跌宕起伏。他曾是蒋介石的心腹,军界那可是风头无两;可后来却遭遇了不少挫折,被贬到后方;再到华北任职时,与傅作义之间的矛盾不断;最终,随着历史的变迁,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他的经历,恰似那个时代的缩影,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想象陈继承坐在窗前,眺望窗外风云变幻,不知他心里是否会回忆起过往的辉煌与现在的落魄,也许会对自己的人生多多少少有些感慨和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