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李嘉诚为啥非得“一条路走到黑”?香港《大公报》5月1日再次对李氏家族提出了严重警

李嘉诚为啥非得“一条路走到黑”?香港《大公报》5月1日再次对李氏家族提出了严重警告,且十分罕见地使用,如“充耳不闻”,“执迷不悟”,“头破血流”这类词汇。 2015 年中国产业升级关键期,他抛售内地资产转投英国时,或许认为自己能在西方资本体系中找到新靠山,却没料到这套「两头通吃」的玩法在这个时代彻底失效。 香港《大公报》5 月 1 日的社评《执迷不悟必将碰得头破血流》,是继 3 月 13 日《莫天真 勿糊涂》、15 日《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后的第三次重锤。 这些评论并非普通媒体发声,而是国务院港澳办连续转载、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公开呼应的官方立场。 文章直指长和集团出售港口「绝非普通商业行为」,因为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 6% 海运贸易,中国商船占比达 21%,美国正通过贝莱德财团将其「政治化」。这种情况下,李嘉诚仍坚持交易,等于配合美国构建对华航运封锁链。 主要是,李嘉诚的商业逻辑与中国当前战略需求完全错位。他在英国投资电力、天然气等民生领域时,或许以为能复制香港「资本自由港」模式,但西方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从未放松。 2024 年英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收回其电信业务,今年又施压巴拿马政府审查港口特许经营权。这种「用你时捧上天,用完后踩下地」的套路,在他抛售北京御翠园、上海东方汇经中心等资产时就该有所警觉,却仍试图在中美夹缝中投机。 从操作手法看,长和集团将 43 个港口分拆为「美洲包」和「欧亚包」规避反垄断审查,暴露出对中国监管体系的误判。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确指出「拆分式操作仍属同一交易整体」,并警告「不得规避审查」。这种「在商言商」的侥幸心理,忽视了中国对涉及国家安全交易的零容忍态度。 李嘉诚的困境本质是全球化旧思维与地缘政治新现实的碰撞。他在英国脱欧公投时曾呼吁「留在欧盟」,却没意识到西方资本的排外性远超想象。 当贝莱德以 228 亿美元收购其港口资产时,表面看是商业胜利,实则是西方资本对中资的系统性收割 —— 意大利 TiL 公司控股 49%、贝莱德子公司 GIP 控股 51% 的股权结构,彻底剥夺了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 如今的中国已非 2015 年可比。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长和交易启动审查,当外交部连续表态反对经济胁迫,当香港立法会议员要求「重塑企业形象」,这些信号都在警示: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空间。 李嘉诚若继续「一条路走到黑」,等待他的不仅是商业失败,更可能成为历史的负面形象。

评论列表

根正苗红
根正苗红 6
2025-05-04 12:58
想吃一辈子李嘉诚流量啊
叻到飞起
叻到飞起 6
2025-05-04 13:43
💩编没东西可写了?!老李果时流量都要蹭到穿为止是吗?!
Weqz
Weqz 1
2025-05-04 13:16
应该让此货回到原来推自行卖货节点,看它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