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这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中国现在高铁通到哪儿,哪儿的经济就能活起来。 但很多人纳闷:建高铁这么烧钱,为啥不学欧美多搞廉价航空? 说白了,这场交通大战背后,打的是能源安全的算盘。 中国地下石油少得可怜,70%要靠进口,偏偏这些油都得走马六甲海峡运进来。要是哪天这条道被掐了,飞机就得集体趴窝。 反观高铁用的电,全是自家产的,西边大风车呼呼转,西南水电站哗哗发电,东边屋顶铺满太阳能板,这些电通过国家电网直接喂饱高铁。 飞机烧油40%的成本花在燃油上,高铁电费才占15%,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建高铁确实贵,一公里就要砸1.5亿。但架不住它越用越省钱。 京沪高铁跑了十年,现在拉个人每公里成本才2毛8,比飞机便宜四分之三。 更关键的是,高铁把城市连成片,形成四小时生活圈。长三角的老铁上午谈生意下午就能到家,这种便利飞机可比不了。 中国搞高铁可不光为了运人。 全国每天少烧3.3万吨航空燃油,等于给国家能源安全加了个保险柜。 更厉害的是,高铁带飞了国内56个行业,从特种钢到芯片全被逼着升级,现在全球七成高铁跑的都是中国造。 当欧美还在吵吵该不该修高铁时,咱们已经把交通命脉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了。 虽说现在高铁票还不算白菜价,但18次调价里有12次都是降价。 反观飞机,这两年燃油附加费蹭蹭涨了47%。等咱们的风电光伏再发力,电费降到几分钱一度的时候,高铁票还能更便宜。到时候春运抢票可能真成历史了。 这场交通大战中国押宝高铁,赌的就是未来不用再看石油大国的脸色。现在看这个赌局已经赢了一半,全国高铁里程能绕赤道一圈还多,自家发电量够14亿人敞开了用。 比起被石油卡脖子的风险,当年咬牙修高铁的决定,真叫值回票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