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乌克兰签了“卖身契”?美乌矿产协议签订,乌克兰为何沦落至此?

家人们,那个被称作“21世纪不平等条约”的美国和乌克兰矿产协议,扯皮两个多月后,终于在美国时间4月底签了。可不少人看完内容直摇头:这协议签了跟没签似的?

美国之前要求乌克兰偿还的几千亿美元援助款不提了;乌克兰心心念念的安全保障也说得含糊;至于重建基金,名义上是乌克兰出矿、美国出技术,股份各占一半,虽然实际上看未来新矿产的决策权大多握在美国手里,但又有数据显示:乌克兰约40%的金属资源在俄罗斯控制区,这么一看,乌克兰好像也没多吃亏? 调侃归调侃,乌克兰的处境比表面惨得多。仗打到现在看不到头,丢失的土地不知何时能收回,人员死伤惨重,经济千疮百孔,国家四分五裂。 为啥乌克兰非要签这份协议?宁可不要美国一句靠谱的安全承诺,也要抱紧欧美大腿?俄乌冲突三年多,乌克兰社会经济现在到底啥样?曾经的世界第三核大国、工业强国,怎么一步步沦为欧洲最穷国?

乌克兰丢失的领土面积达7.3万平方公里,加上2014年被吞并的克里米亚2.8万平方公里,累计丢了18%的领土,相当于一个韩国。

丢掉的主要是东部工业区,顿巴斯战前经济占全国1/3,贡献了70%的钢铁、65%的煤炭,还有大量冶金、军工、电力产能。 顿巴斯的马里乌波尔被打成废墟,亚速钢铁厂被炸成焦土,战后这里工业产出暴跌60%。美乌矿产协议里拿来谈判的锂矿、煤炭、石油等资源,多数埋在这片丢失的土地下。 更别提乌克兰还坐拥地球上土壤最肥沃、面积最大的黑土区,曾经稳坐世界第三粮食出口国的交椅。可俄乌冲突一爆发,这个"欧洲粮仓"直接哑火——农田荒废了30%,小麦产量暴跌37%。

再看人口账,最保守统计显示,战争三年乌克兰人口至少减少1000万,也有数据直接冲到1500万。 要知道战前乌克兰总共才4370万人,相当于每4个人里就消失1个。人都去哪了? 一部分直接倒在了战场上:乌军自己承认至少4.5万人阵亡、37万人受伤,还有数万人失踪被俘;西方机构估测实际阵亡人数可能高达7-8万,第三方评估更狠,说乌军伤亡总数超60万。平民也没躲过,超过1.2万人死于战火。 剩下消失的人呢,截止到25年,俄方实控乌东四州以及克里米亚,覆盖人口大概是1000万到1200万,这些地区大多数的人口其实已经实际上脱离了基辅的控制,也就彻底消失在了乌克兰这边的同名单上。 另外,因为战争,大概也有670万乌克兰人逃往了波兰、俄罗斯、德国等等欧洲各国,成为了国际难民。

乌克兰人口素质其实非常高,战前的大学入学率高达85%,而这些逃出去的难民又是以青壮年为主,而且大批是工程师、医生等等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精英。 同时欧洲各国也拿出了超过1250亿美元的预算来优待安置这些难民,而他们在目前相对和平发达的西欧其实非常容易就业安家。 捷克布拉格,乌克兰难民在会议中心填写登记文件 所以这么一逃出,其实他们后面很难再愿意回到乌克兰,所以也有机构预测,目前乌克兰实际控制的人口从战前的4370万已经减少到2800万左右。 最后再说个数字,0.86,这是乌克兰25年的生育率。战争直接造成了大批青壮年男性的伤亡和逃亡。适龄生育人口锐减,当前人口平均年龄是43岁,老龄化非常严重,男女比例从战前的86:100降到了夸张的54:100,整个国家24年的新生儿的数量断崖式下跌,仅仅相当于21年战前的2/3。

乌克兰被迫成为了全球最不想生孩子国家之一。当然了,因为乌克兰还在打仗,而且14年之后克里米亚顿巴斯地区事实上也已经脱离基辅管控。 前面咱们所说的这些数据,必然有很多是不准确,但是也基本能够勾勒出战争三年对乌克兰这个国家的严重摧残。

说完战争的直接破坏,我们再来看看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乌克兰军。 战争之前,乌克兰是欧洲最穷国之一,战争三年之后,它升级了,成了欧洲最穷国,没有之一。 战前的21年乌克兰人均的GDP大概是只有4832美元,跟相邻的山区小国摩尔多瓦不相上下。而到了战争第三年的24年,昔日难兄难弟的摩尔多瓦人均GDP都奔着6000美元去了,而乌克兰名义上还是在4800美元上下。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大概只有咱们中国的1/3,全欧洲垫底。而且注意,这些数字都只是名义上,战前的21年乌克兰的经济规模,也就是GDP,大概是2000多亿美元。 战争第一年的22年,乌克兰的经济规模暴跌三成左右,而后面的欧美各种输血、上心肺复苏、肾上腺素帮它打通了黑海粮食出口通道,它的23年经济总规模才号称增长了5.3%。24年号称增长了4%,维持在了1750亿美元上下,比战前还是萎缩了10%以上。 而且注意,所有这些数字都只是号称了,而乌克兰实际的经济情况要比这两串数字所反映的惨得多。

第一,战争是发生在乌克兰境内的,交战区被占领区域的经济活动几乎无从统计。我们前面说过乌东四周是乌克兰工业的核心区,大批的工业、能源、基础设施被摧毁,经济被重创,所以也有种说法,乌克兰经济的总量其实实际上是不足1000亿美元。 基础设施被摧毁,经济被重创 那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别说外界了,可能就算是基辅自己也很难拿到自己的乌克兰最真实全面的经济数据。

第二,政府几乎全靠欧美续命,打仗它就是烧钱啊。24年乌克兰本国的财政收入大概是450亿美元上下,可是它这一年的军费是多少开支?1000亿美元。也就是说满打满算的还有600亿的缺口。那怎么办呢?全靠欧美援助堵上。 也就是说光靠乌克兰政府自己压根打不起这种仗,过去三年,全球累计给乌克兰的援助达到了2800个亿,但是这些援助大多都是直接投入到战场了。

第三,战争让乌克兰负债累累。三年下来,乌克兰的外债达到了1850亿美元,比他一年GDP还高。而如果以他们现在财政收入增速来计算的话,得上百年这债才能还得起。 那就算现在立刻马上停战不打了,乌克兰还需要再搞到5000多亿美元去作做损基建的重建。

这些都是宏观数字,当国家被战争彻底掏空的时候,乌克兰的老百姓的经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那答案可能是:更惨。 战争导致他们的货币崩盘。在战前乌克兰的货币格里夫纳,它和美元的汇率大概是27:1,现在已经疯狂贬值到41:1,也就是说老百姓手里的货币直接贬值了1/3。战争也让乌克兰的物价飞涨,一边是经济萎缩,一边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原地起飞。 2022年涨26.6%,2024年又涨10%,三年接近涨50%,牛肉鸡蛋涨价50%,电价涨2.5倍。 基辅超市的鸡蛋价格

不过哪怕国家都变成这样了,但战争三年,乌克兰的经济也还是有几抹亮色的。比如为了打仗需要,他们被迫发育出了年产150万架的无人机产业。

他们的无人机生产企业的数量也从最初的个位数跑到了现在有200多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500多家企业,而且他们最近甚至还造出了首款纯乌克兰国产的无人机。

但是这些亮点对于正在坍塌的乌克兰社会经济大盘来讲,那都是杯水车薪。 所以我们今天再看乌克兰为什么要向美国妥协,去接受不平等条约:军事上,它全面依赖欧美的资金援助和武器进口;在国防动员上,它的青壮年大幅流失,兵员匮乏;政府财政上,严重依赖西方来填窟窿;而社会经济上,它领土丢失,人口锐减,核心工业区被占。 但是从GDP数据来看,乌克兰经济似乎还扛得住,但是算上汇率和恶性通胀,即使年年都在萎缩,整体是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基辅方面想继续推进这个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只能接受处处被欧美把持的现实,靠外援“输血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