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珠海,一名23岁保安冒死救下正被3名歹徒侵犯的女教师,谁知两年后,他竟从医院19楼一跃而下,家人在他床下找到一份获奖证书,见报之后珠海人民不禁扼腕痛惜。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3年冬夜,珠海街头发生的一起抢劫案,让广西青年韦兆安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这个在葆力物业当保安的年轻人,为救女教师黄萍身中三刀,肠子都被捅穿了。
当时抢救输血就输了全身血量的五分之一,差点把命搭上。
韦兆安老家在广西宾阳县黎塘镇,家里穷得叮当响。
老爹腰弯得像虾米,老娘少了个肾,姐姐常年住在精神病院,爷爷奶奶瘫在床上。
全家老小九口人,就靠他和弟弟在外打工撑着。
小伙子卫校毕业本来能当医生,可为了多挣钱,硬是跑去珠海当保安,夜里值班白天学按摩,裤腰带上总别着本《针灸穴位图》。
见义勇为那晚,韦兆安棉袄都被血浸透了。
医院抢救三天才捡回条命,珠海市政府给他发奖状奖了一万块。
可谁都没想到,这钱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把奖金全寄回家给老娘买药,自己落下一身病根硬扛着。
2004年开春,韦兆安捂着还没拆线的伤口回老家。
肠子动不动就绞着疼,疼得厉害时满地打滚。
村里赤脚医生给看过,说是肠粘连,得动手术。
可想起在珠海治病花的那十万块钱,虽然政府给报销了,他还是怕。
卫校学的那点本事全用上了,自己上山挖鱼腥草熬水喝,疼急了吞两片止痛片。
转年夏天,韦兆安在南宁装修队扛水泥。
大热天捂着肚子蹲在工地角落,汗珠子啪嗒啪嗒往水泥袋上砸。
包工头看他脸色发青,劝他去医院,他咧着嘴说没事。
其实那会儿肠子已经打结了,疼起来像有把刀在肚子里搅。
8月2号半夜,韦兆安疼得从床上滚下来,脑袋哐当磕在床脚。
弟弟摸黑把他背到镇卫生院,大夫一看说是肠梗阻,镇里治不了。
转院到南宁瑞康医院时,三姑六婆凑的医药费才两千出头。
主治医生拿着检查单直摇头:"这病得动手术,术后护理费比手术费还贵。"
19楼病房的窗户开着,热风裹着汽车尾气往屋里灌。
韦兆安盯着楼下火柴盒大小的汽车,摸了摸裤兜里皱巴巴的账单。
弟弟被支出去买粥的工夫,他扒着窗台往下看,19层楼高的风吹得病号服哗啦响。
护士站的小护士后来跟记者说,看见他扯着窗帘犹豫了好几分钟,最后还是松了手。
这事闹上新闻后,珠海来了两拨人。
一拨带着慰问金,说是不能让英雄寒心,另一拨拿着摄像机,要拍英雄家属现状。
韦老爹攥着红封包,蹲在灶台边抹眼泪:"早知道娃伤得这么重,说啥也不能让他把钱往家寄。"
村里老辈人现在说起来还叹气:"那孩子太要强,疼成那样都不张嘴。"
镇上干部后来查过,韦家确实够得上低保,可韦兆安活着时从没去申请。
他卫校的毕业证压在箱底,见义勇为的奖状藏在枕头套里,到死都没跟家里人提过挨刀的事。
医院保洁员老张记得清楚,出事那天中午特别闷热。
19楼病房的窗帘让韦兆安扯掉半幅,飘飘荡荡挂在空调外机上。
警察来做笔录时,在窗台边发现个烟头——不会抽烟的韦兆安,临终前竟问病友要了根烟。
如今黎塘镇中学每年开学都讲韦兆安的故事,PPT上放着他穿保安制服的照片。
学生们听着英雄结局,总有人红着眼眶问:"老师,好人为什么没好报?"
校长在教师会上说得实在:"咱得告诉孩子,见义勇为光荣,但有困难也得学会求助。"
珠海市现在有了新规定,见义勇为者终身享受医疗跟踪服务。
可这些政策韦兆安永远用不上了,他的坟头在老家后山,正对着南宁方向。
清明时节总有陌生人去烧纸,烟灰被风卷着,飘向当年他打工的高楼大厦。
对此您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