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网红大放厥词"没有哪头猪会对中国感兴趣”!洋抖上很多仇视中国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不露脸的,今天看到一个德国博主露脸输出"没有哪头猪会对中国感兴趣",说中国无论在文化,音乐,电影和体育每个方面都被美国吊打。 此言一出,评论区登时沸反盈天,有人击节称快,有人恶语相向,而更多人则秉持“你开心就好”的戏谑态度,把这场闹剧演绎成互联网新段子。 先说文化,这位博主大概不知道,中国的网络小说早已在海外“杀疯了”,在北美,有读者为追更修仙文自学中文,在东南亚,武侠剧里的“轻功水上漂”被当成现实中的“中国功夫秘籍”,甚至非洲小哥都开始用《甄嬛传》台词学中文吵架。 更别提汉服、茶道、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在TikTok上随便发个视频,点赞量都能碾压某些“文化霸权”的流水线产品,至于美国文化?好莱坞大片里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但中国观众早已学会用“网大”的脑洞和短剧的爽感反向输出,毕竟,谁不想看“霸道龙王爱上我”呢? 音乐领域更有趣,这位博主可能还活在“周杰伦之后再无华语乐坛”的刻板印象里,却不知如今的中国音乐早已玩出花,古风歌手用戏腔混搭电子乐,方言说唱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独立音乐人用民乐采样征服国际音乐节。 而美国音乐?除了老掉牙的嘻哈和流行公式,还能拿出什么新东西?更别提中国音乐平台早已“攻占”东南亚市场,连韩国爱豆都开始学中文歌圈粉,或许这位博主该听听《孤勇者》的海外翻唱版,感受一下什么叫“文化输出的降维打击”。 电影方面,这位博主大概没看过《流浪地球》系列在海外引发的“科幻热”,也没注意到《原神》过场动画被外网奉为“电影级CG”,至于体育?中国乒乓球队的“六边形战士”早已成为全球梗图素材,苏翊鸣在冬奥会上的1800度转体让外国解说员疯狂尖叫,电竞领域中国战队更是包揽各大赛事冠军。 反观美国体育?橄榄球、棒球、篮球的“三板斧”玩了几十年,连体操都开始被日本、中国等国家反超,或许这位博主该去看看奥运会奖牌榜,重新定义一下“吊打”的含义。 其实,这位德国网红的言论并非孤例,近年来,海外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逢中必反”的内容,但有趣的是,这些博主往往不敢露脸,生怕被网友“人肉”出真实身份,而这位敢露脸的“勇士”,或许只是掌握了流量密码,毕竟,骂中国比夸中国更容易吸引眼球。 但问题在于,当中国年轻人用“文化输出”玩梗、用“国潮”定义时尚、用“中国制造”改变世界时,这些充满偏见和傲慢的言论,反而成了中国软实力崛起的最佳背景板。 说实话,看到这种言论我第一反应是,这哥们儿是不是刚通网?中国音乐、电影、体育这些年怎么发展的,他怕不是活在平行宇宙里吧?不过转念一想,这种“跳脚式”的攻击,反而说明咱们真让他们急眼了。 就像以前总有人说“中国车不行”,结果现在比亚迪、蔚来在欧洲卖得风生水起,总有人说“中国游戏没创意”,结果《原神》让全球玩家氪金氪到停不下来,文化输出这事儿,靠的不是吹牛,而是实打实的作品,现在老外一边骂着“中国威胁”,一边偷偷学中文、追国漫、买汉服,这不比直接怼回去更解气? 当然,咱也不用飘,文化自信不是“老子天下第一”,而是“你爱看不看,我自成一派”,下次再遇到这种言论,直接甩个《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看看到底是谁在定义“文化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