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9岁的女富豪陈丽华嫁给了38岁的迟重瑞。新婚之夜,迟重瑞小心翼翼的在陈丽华耳边说:“董事长,咱们要个孩子吧。”对寻常人家来说,这种场面并不少见,谁不希望能生个孩子为家里传宗接代呢?迟重瑞自然也不例外。 陈丽华,1941年出生在北京,家里是满族正黄旗出身,祖上听着挺风光,但到她那辈,清朝早没了,家道也彻底败了。小时候日子苦,住的四合院破破烂烂,她得早起帮着挑水劈柴,高中没念完就辍学了。没办法,家里穷,书包换成了针线篮,她进了街道裁缝厂当学徒。那会儿没啥远大理想,就是想多挣点钱补贴家用。从踩缝纫机开始,她学会了裁剪修补,手艺越来越好。后来攒了点钱,在北京弄了个小铺子修旧家具,慢慢干出了名堂。 到了70年代末,陈丽华瞅准机会,开始收老家具卖。她骑着自行车满北京跑,挨家挨户找货,风吹日晒也不怕。1981年,她带着这点本事去了香港。那时候香港遍地是机会,她从买破别墅翻新卖起,一步步做大,最后搞出了富华国际集团。回到北京,她又扑进房地产,长安俱乐部、丽苑公寓这些项目,都是她一手操办起来的。生意越做越大,投资几十亿,她成了商界响当当的人物。哦对了,她还特别迷紫檀木,1999年花2亿建了个紫檀博物馆,里头全是她收藏的好东西。 陈丽华这人,韧劲儿足得很。从小苦日子熬过来,她知道啥叫一步一个脚印。商界里她是铁娘子,做事雷厉风行,但对家具那份喜欢,从来没丢过。这性格,注定她不是普通人。 迟重瑞,1952年生的,比陈丽华小11岁,北京人,家里是京剧世家。他打小就爱表演,学过唱腔身段,底子扎实。1978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进了电视剧圈。1986年,他演《西游记》里的唐僧,一下火遍全国。那时候电视里一播《西游记》,家家户户都认识这个白净斯文的和尚。他演技好,长得也帅,圈里圈外都挺吃得开。 陈丽华和迟重瑞咋认识的?说是缘分吧。两人是在一场京剧活动上碰上的。那会儿陈丽华已经是大老板,迟重瑞是演员,两人世界看着八竿子打不着。但陈丽华喜欢京剧,迟重瑞又是京剧出身,聊着聊着就熟了。她欣赏他的才华,他佩服她的魄力。年龄差11岁,身份也悬殊,可感情这东西,谁说得准呢? 1990年,两人结婚了。婚礼没搞得特别铺张,但在北京也算有点动静。陈丽华49岁,迟重瑞38岁,外界议论不少,有人觉得是迟重瑞攀高枝,有人觉得陈丽华找了个小鲜肉。可他们不在乎这些,结了就结了。 新婚之夜,迟重瑞说了那句“董事长,咱们要个孩子吧”。这话听着平常,谁结婚不想有个孩子呢?传宗接代对那时候的人来说,太正常了。迟重瑞38岁,正当年,想当爹也合情合理。可陈丽华49岁了,这年纪生孩子,风险不小。她事业那么忙,身体能不能扛得住,也是个问题。迟重瑞说这话时小心翼翼,估计心里也打鼓,不知道她咋想。 陈丽华啥反应?没明确说要不要。据说她笑了笑,没接茬。这事后来也没下文,俩人没生孩子。可能是她年纪大了,不想冒风险,也可能是她太忙,事业比啥都重要。迟重瑞也没再提,估计他也明白她的心思。这句话,就成了新婚夜的一个小插曲,没掀起啥大波澜。 婚后,陈丽华和迟重瑞的日子过得挺特别。她还是那个忙得脚不沾地的董事长,富华集团的事一大堆,房地产、紫檀博物馆,哪样不得她操心?迟重瑞呢,演艺事业渐渐放缓,更多时间在家。他不爱抛头露面,愿意当她背后的男人。有人说他吃软饭,可他从没抱怨过,还老说“董事长”这称呼是尊重她的成就。 俩人关系不像普通夫妻那么腻歪,更像搭档。她做决定,他支持;她忙事业,他管家。每年结婚纪念日,他们去看场京剧,再找个老饭馆吃饭,挺有仪式感。陈丽华生日,迟重瑞也会弄点小惊喜,比如请个京剧班子唱她爱听的戏。日子平淡却有味儿,外人看着可能觉得太正经,可他们乐在其中。 这种模式有啥特别的?就是尊重。她事业强,他不嫉妒;他低调,她不嫌弃。11岁的年龄差没让他们吵架,反而让彼此更珍惜。陈丽华说过,迟重瑞懂她,愿意陪她,这就够了。他也说过,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他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