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还将继续,为了生计,回不去的故乡不只是在乡村。 五一回了趟老家的古镇,已经面目全非。小镇原本就有四五条街,现在仍然是这样。原来的狭长的古街上铺满青石板,而今仍旧是那样狭窄但却已被水泥路代替,早已失去了儿时记忆的古色古香。而街道两旁,原住民的房子凌乱的挤着,有的还是上世纪两层的阁楼,但已破旧不堪;有的是新建的自建砖瓦房或楼房,但都是各自生长,毫无规划,像是记忆被杂物粗暴地戳断了形状和美感。 镇上的居民,多是老人和妇女,在驳杂的小镇街道的屋檐下,苍白的站着或坐着。 想找一家餐馆吃饭,找来问去,也就找到相邻不远的两家餐馆,门庭冷落。这是一个夫妻店,还有老人家在帮忙打点。一个少年在独自吃着饭,吃完饭便沉迷于手机游戏,随着游戏大呼小叫,他应该是老板的小孩。 "乡镇空心化"这五个字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并且前所未有的清晰,清晰得像一把刀划在心上。 往日不可追,回不去的故乡不只是在乡村。可是说好的乡村振兴呢? 口号终究是口号,老百姓为了生计,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更具体一点,为了工作机会、为了医疗条件、为了文化生活、为了下一代更好的教育,只能是从乡镇到县城,从县城到地州,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大城市到中心城市。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城市化还将继续,大城市还将更大,不用怀疑。即便当下经济下行、发展变缓,但理性告诉我们,大趋势不会改变,更不可能走回头路,除非爆发大规模战争。相信未来2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变化仍然将超出今天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