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元朝文学家姚燧70多岁时,侍妾侍奉他沐浴后,宠幸了她。谁知第二天,侍妾却说:“您

元朝文学家姚燧70多岁时,侍妾侍奉他沐浴后,宠幸了她。谁知第二天,侍妾却说:“您已年迈,倘若我就此身怀有孕,恐怕会被家中怀疑,不如您留个证物给我吧!”这件证物后来果然救了她。 姚燧眯起眼睛打量眼前的女子,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脸上,映得那双眼睛清亮又透着几分忐忑。他伸手摸了摸自己斑白的胡须,心想这小丫头倒是机灵。

书房里笔墨未干,他随手扯过一张宣纸,挥毫写下昨夜的事,末了郑重其事盖上自己的私印,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像极了他这一生跌宕的文墨生涯。 果然没过多久,侍妾的小腹渐渐隆起。府里顿时流言四起,几个姨太太聚在回廊下,你一言我一语地嚼舌根:“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还能让老爷有后?指不定是和哪个野男人......”这些话传进侍妾耳中,她攥着那张宣纸躲在房里掉眼泪,却把纸角都捏出了褶皱。 孩子呱呱坠地那日,姚府炸开了锅。正房夫人板着脸,带着一群人闯进侍妾的屋子,冷笑道:“说吧,这孽种到底是谁的?”侍妾浑身发抖,却咬着牙从枕头下摸出那张宣纸,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这是老爷亲手所写,各位太太若是不信,大可去问老爷!” 消息传到姚燧那里时,他正在书房批注典籍。听到下人禀报,手中的狼毫顿了顿,墨汁滴在书页上晕成个黑点。他扶着桌案缓缓起身,迈着迟缓的步子走向后院。推开房门的瞬间,正房夫人还在厉声斥责,而角落里那个瘦弱的女子,怀抱着啼哭的婴儿,像只护崽的母兽般死死盯着众人。 “都闹够了?”姚燧的声音不高,却让屋里瞬间安静下来。他颤巍巍地接过宣纸,浑浊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这字,这印,可还有假?”

众人面面相觑,正房夫人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说出话。姚燧走到侍妾身边,低头看了看襁褓中的孩子,皱纹里竟溢出一丝笑意:“既来了,就好好养着吧。” 此事过后,侍妾在府中的日子依旧不算好过,却再没人敢明目张胆地刁难。那张宣纸被她小心收在木匣里,成了她和孩子的护身符。

而姚燧,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文人,或许从未想过,自己随手写下的几行字,会在这深宅后院里,掀起这般波澜,更护下了两条性命。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年代,一个弱女子用智慧为自己和孩子争得生机,这故事里藏着的,又何止是一段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