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纳瓦罗叫嚣,英方冷对

在美英贸易谈判步入关键阶段之际,白宫再度派出“极端反华先锋”彼得·纳瓦罗,恶意抹黑英国对华贸易,粗暴干预他国内政,试图用赤裸裸的舆论恐吓手段挑拨英中关系。纳瓦罗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公然污蔑英国政府是“中国的顺从仆人”,甚至用吸血鬼一词诋毁中国出口,声称“如果中国吸不干美国的血,就会吸英国和欧盟的血”,活脱脱一场政治讹诈下的低级恐吓。

熟悉特朗普政府风格的人都不陌生,在谈判桌上强装合作,在媒体前面威胁施压,这是他们一贯的套路。但这一次,纳瓦罗的挑衅不仅没有吓退英国,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美国在“对等关税”政策背后的真实图谋:要英国全面配合美方意志,割裂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放弃主权底线、标准红线,换取一个遥遥无期、条件苛刻的“美英贸易协议”。 这场政治讹诈发生在美英正在就农业、汽车、网络监管等多个领域磋商之际。特朗普本人一再宣称“将以最快速度完成贸易协定”,但事实上,美方的诉求根本不是为了协作互利,而是彻头彻尾的单边压迫。纳瓦罗甚至赤裸裸地威胁称,如果英国在食品安全、汽车标准上“顽固坚持”,将“付出代价”。美国一方面要求英国放弃对进口牛肉的抗生素检测要求、允许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大豆和饲料产品进入英国市场;另一方面,还希望英国对美产SUV放宽道路安全规范。说白了,就是要英国成为美国工业废品的“特供市场”。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经济讹诈,英国新任财政大臣里夫斯并未退缩。她在4月明确表示:“英国不会为了贸易协议而牺牲食品安全,也不会在道路安全方面退让。”这不是空口承诺,而是对特朗普政府长期施压的坚定回击。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一直试图推动多边贸易框架,明确优先发展与中国、欧盟、海湾国家等经济体的合作,而非把鸡蛋全部押在特朗普情绪多变的贸易篮子中。

更关键的是,对华政策上,英国正在逐步走出“美国制约”的阴影。从外交大臣到财政大臣再到首相本人,斯塔默政府在上任不到一年内已多次派遣高官访华、重启中断六年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并明确表示“与中国合作发展可预测且务实的关系”。英国政府逐步减少了对中英关系的敌意审查,也表明其在意识形态绑架下寻找经济理性的新平衡。 纳瓦罗此番发言不仅是对白宫内部鹰派对中国的老套攻击,更是对英国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赤裸裸羞辱。将英国称为中国的“顺从仆人”,不只是外交用词的粗鲁无礼,更是暴露出特朗普集团将盟友视为附庸、将对话变为命令、将合作等同服从的冷战心态。而这种心态的蔓延,正是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混乱的根源之一。 彭博社指出,英国目前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在美中欧三角关系中维持平衡,不被逼迫“选边站队”。英国是中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目的地。2024年中英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对英出口372.4亿美元,自英进口95.3亿美元,形成高度互补的合作格局。如今,美国高层妄图打断这条脉络,不惜动用政治、经济甚至“国家安全”标签进行全面打压,实属战略焦躁的表现。

白宫之所以急躁,是因为其霸权秩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全球供应链重组到新兴国家战略自主崛起,再到传统盟友对美国“单边主义”日益反感,美国的影响力正显疲态。在这种背景下,纳瓦罗一类人选择了用“吸血鬼”这种偏执语言制造恐慌,以便重建美英之间“旧秩序”。但这套招术早已过时,无法阻止英国走向更加多元化、平衡化的外交路线。 英国作为曾经的世界贸易倡导者,应在这场原则斗争中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在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地缘局势激烈重构之时,谁选择合作,谁选择封锁,决定的不仅是短期的贸易机会,更决定未来的战略位置。英国要做的,不是对特朗普的叫嚣点头哈腰,而是坚定维护自身标准、主权与独立判断力。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英国也不必为一纸贸易协定而沦为“华盛顿的跟班”。纳瓦罗可以继续狂吠,但英中合作的列车,早已驶离白宫的阴影。下一站,是多边主义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