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此人官不大位不高,却做了三件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 刘邦刚打下天下时,对儒生是非

此人官不大位不高,却做了三件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 刘邦刚打下天下时,对儒生是非常鄙视的。当时有个儒生来找刘邦,与刘邦谈儒家那一套礼义制度。刘邦听得不耐烦了,竟然一把扯下儒生的帽子,扔在地上。 这还罢了,他还当众掏出那玩意儿,对着儒生的帽子撒了一泡尿[捂脸] 见到刘邦这番骚操作,众大臣目瞪口呆。从此再也不敢在刘邦面前谈儒家的经书礼义了。 但有一个人偏不信邪,天天在刘邦面前谈儒家礼义制度。 此人名叫陆贾,他的官职是太中大夫,俸禄一千石,掌管议论,为皇帝的侍从官。秦汉二千石以上俸禄的才算高官。太中大夫就是一个中级官吏。因为陆贾口才好,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时,经常派他出使各诸侯国。 陆贾有一句话触动了刘邦的神经。他说自古以来马上可以打天下,没有听说过马上可以治天下的。 讲得多了,刘邦有点开悟了。 时逢一次大朝会,刘邦手下那邦打天下的粗鲁汉子,为争功,在朝堂上大呼小叫,大打出手,有骂娘的,有拔剑斫柱子的,乱哄哄的。坐在龙椅上的刘邦心烦意乱,还开个毛线朝会。 当陆贾再次向刘邦进言,刘邦终于说好,你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陆贾奋笔疾书,用儒家理论结合汉朝的实际情况搞了一个治国大纲出来,起名为《新语》。刘邦看后大喜,让群臣传阅,大臣看好都纷纷说好。 于是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结合黄老思想的治国之策在大汉得以推行。 自此朝会井然有序,大臣文武两班位列,恭恭敬敬向刘邦行礼。 刘邦心中欣喜说:这才是当皇帝该有的样子。 还跑到山东曲阜去祭拜孔庙,开启了帝王祭祀孔子的先河。大大提升刘邦这个皇帝的档次。 如果没有陆贾的坚持,儒家思想就不可能在汉朝盛行,也不可能成为二千多年中国王朝的统治思想。 这是陆贾干的第一件大事。 陆贾做的第二件大事,是两次出使南越,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南越王赵佗归顺汉朝,避免了国家的分裂。 他做的第三件大事是把汉朝的政治走向拉回到原来的轨道。 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大封吕氏族人为为王为侯,任命吕氏族人为将为相,大汉江山有改姓吕的危机。 丞相陈平为此忧心忡忡,日夜叹息,却想不出化解危机的良策。 因病退休的陆贾悄然来到陈平府中,见陈平长嘘短叹,面带忧虑。 陆贾直击要害:丞相是不是忧虑吕氏擅权? 陈平:然也。 陆贾说:乱世重武将,治世重相权。只要稳住相位和将权,就稳住了朝政。你应该与武将搞好关系。 陈平明白陆贾所言的武将是指太尉周勃。 陈平与周勃关系不怎么好,皆因周勃以前在刘邦面前说陈平贪污盗嫂,屡屡跳槽,不忠不义,不宜重用。 听了陆贾的话后,陈平为了大局,主动向周勃示好,在周勃寿宴时送上大礼。 周勃会意,以重礼回送。 大汉一文一武两大巨头终于结成统一战线。 这还不够,陆贾要陈平给他提供巨资。 陆贾用陈平给的钱购买15辆豪华马车,一百多名美女,带上乐队,一路吹吹打打,满世界闲逛。 其出行场面堪比金庸笔下的丁春秋。 陆贾用这种豪华的出行方式成功骗过吕雉,游走于刘氏各诸侯王,为倒吕布下大局。 吕雉一死,吕氏团灭,汉文帝即位。陆贾实际是倒吕的幕后推手,其功劳不亚陈平周勃。 陆贾以太中大夫的官位,干出三件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为汉朝制定国策,说服南越王归顺,剪灭诸吕,让大汉政治不偏离轨道,实属不易,非大智大勇者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