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有人好奇为啥中美较量没人出来当和事佬?答案其实挺简单。这场博弈,最开始是美国想跟

有人好奇为啥中美较量没人出来当和事佬?答案其实挺简单。这场博弈,最开始是美国想跟全世界掰手腕,后来其他国家都缩了,压力全落在中国身上,变成了中美单挑。这种局面的形成,背后是两股洪荒之力的碰撞——美国要守霸主地位,中国要争发展空间,其他玩家要么站队,要么装瞎,根本插不上手。 欧盟是“精致利己主义”。德国总理朔尔茨带着12个CEO访华签了230亿欧元订单,转头就在G7会议上支持美国搞“去风险化”。这种精分操作不是个例——法国刚把空客生产线搬到天津,反手就给北约东扩投赞成票;意大利退出“一带一路”才三个月,又偷偷找中企谈港口租赁。欧盟就像墙头草,既舍不得中国市场每年4000亿欧元的蛋糕,又怕得罪美国丢了安全保护伞,最后只能装模作样喊两句“维护多边主义”,实则连派个调解特使的勇气都没有。 东盟玩的是“骑墙艺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去年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说:“大象打架,小草遭殃。”这话听着像劝架,实则是自保宣言。越南一边接收美国退役巡逻艇,一边把中越铁路项目提速;菲律宾刚在仁爱礁挑事,转头就参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这些小国的生存哲学就八个字:给钱收钱,见风使舵。真要让他们当和事佬?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了大实话:“我们连自家海域都守不住,哪有资格劝超级大国停手?” 俄罗斯是“隔岸观火”。普京嘴上喊着“中俄合作无上限”,手里却攥着中吉乌铁路拖了25年不签字。俄罗斯智库的报告写得直白:“中美斗得越狠,欧洲越需要我们的能源。”这种算计在俄乌冲突后更明显——中国被西方制裁的1520家企业里,俄罗斯只敢象征性支持12家,生怕彻底得罪欧美断了后路。 联合国直接患了“失语症”。古特雷斯最近三年提了28次“避免新冷战”,结果连安理会会议室的地板都没震响过。美国欠着联合国26亿美元会费照常投票,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被连续否决49次照样我行我素。当五常中的两位主角掀桌子时,联合国连劝架的扩音器都被掐了电源。 华尔街拿着中国国债当压舱石,硅谷指着长三角的供应链吃饭,真要撕破脸,先崩溃的可能是美国。但美国政客早就备好退路——摩根大通把中概股审计底稿搬到新加坡,苹果把200家供应商迁到印度,这套“软脱钩”战术让双方既打不死对方,又放不下身段谈和。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世纪末英美霸权交替时,德国想当调停人却被两国联手压制。如今中美较量,本质是陆权与海权、实体制造与虚拟经济的终极对决。当G20变成“G2+18观众席”,所谓和事佬不过是伪命题——毕竟在修昔底德陷阱里,从来看不到第三把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