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一英国人偷拍下了沙特公主米莎尔和她的情人被处死的惨景,年仅19岁的公主米莎尔身穿黑袍,静静躺在地上。在不远处,她的情人正面临着公主亲兄长的无情斩首…… 1977年盛夏的沙特阿拉伯,一位年轻女子用三声"我犯了通奸罪"的呐喊,在吉达法庭掀起惊涛骇浪。 这个女子不是普通人,她是沙特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的曾孙女,身披王室光环的米沙尔公主。 那年她才19岁,本该在黄金牢笼里安享荣华,却选择用生命撞开禁锢女性的铁闸门。 故事要从四年前说起。 米沙尔14岁时就被安排嫁给年近四十的堂兄,这段亲上加亲的联姻在王室看来再寻常不过——新郎不仅是沙特大使的儿子,更与王室血脉相连。 婚礼当天,穿着繁复金线礼袍的新娘像精致的人偶,被送进丈夫宫殿深处。 这座镶着黄金门框的宅院,很快成了困住少女的囚笼。 丈夫早已娶了两房妻子,日常起居有专人伺候,米沙尔每天能做的,就是望着高墙上巴掌大的天空发呆。 转机出现在三年后。 米沙尔抓住王室需要对外展示开明形象的机会,说服长辈允许她去黎巴嫩留学。 1975年的贝鲁特街头,裹着黑袍的公主第一次脱下束缚,换上时兴的喇叭裤和碎花衬衫。 在美国大学的图书馆里,她遇见了改变命运的沙特驻黎巴嫩大使侄子哈立德。 这个比她年长一岁的青年会带她骑摩托车穿越贝鲁特老城,在露天咖啡馆讨论阿拉伯诗歌,两颗年轻的心在战火纷飞的中东小巴黎越靠越近。 好景不长,黎巴嫩内战迫使他们返回沙特。 此时的米沙尔不再是逆来顺受的少女,她开始策划逃亡。 1977年7月,公主在吉达海滩留下衣裙伪造溺亡假象,剪短头发扮作男子,与哈立德带着伪造证件来到机场。 安检人员发现护照照片与真人差异时,这对恋人眼中还闪烁着对自由的憧憬。 王室震怒的雷霆来得比沙漠风暴更迅猛——家族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米沙尔被软禁在贴满金箔的房间里,哈立德则被秘密关押。 法庭成了最后的战场。 按照沙特法律,通奸罪要么需要四名男性目击证人,要么当事人当庭三次认罪。王室早已打点好一切,只要米沙尔保持沉默就能全身而退。 可当法官第三次询问时,公主突然挺直脊背,清亮的声音回荡在拱形穹顶下:"我犯了通奸罪!"三声惊雷般的自白,震得旁听席上的王室成员面色铁青。 她不是不知道后果——根据伊斯兰教法,已婚者通奸将面临最残酷的死刑。 行刑那天,吉达郊外的停车场挤满王室男性成员。米沙尔的黑袍沾满沙土,下半身被埋进土坑。 不远处的哈立德被反绑双手,眼睁睁看着石块雨点般砸向爱人。 率先掷石的正是公主的祖父,这位曾亲手抱着孙女参加命名仪式的老人,此刻正为维护家族荣誉痛下杀手。 当米沙尔的哥哥挥刀砍向哈立德时,刀锋五次才斩断脖颈,喷溅的鲜血染红黄沙。 这场惨剧本会被王室完美掩盖,却因英国摄影师巴里·米尔纳偷拍的照片曝光于世。 1978年《每日快报》刊登的照片里,倒在血泊中的黑袍身影与斩首现场形成强烈对比。 更轰动的转折发生在1980年,英国导演安东尼·托马斯据此拍摄的纪录片《公主之死》引发国际哗然。 沙特政府不惜花费1100万美元买断版权,更以断交威胁迫使英国停播,但自由的声音早已传遍世界。 米沙尔的悲剧折射出石油王国光鲜外表下的裂痕。王室近亲通婚的传统虽能保证权力不外流,却让数千名"王子公主"沦为政治筹码。 即便贵为公主,14岁出嫁、婚后不得独自外出等教规仍像镣铐般沉重。 值得玩味的是,当年参与行刑的王室成员不会想到,2018年沙特女性终于获得驾车权时,无数人自发在社交媒体转发米沙尔的故事——这位用生命叩击铁幕的公主,早已成为追求自由的图腾。 从吉达刑场的黄沙到伦敦街头的抗议浪潮,米沙尔用19年人生划出的轨迹,比任何石油管道都更深地刺入现代文明肌体。 她的故事没有随着石刑结束,反而化作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与现代碰撞时飞溅的火花。 当沙特女性如今能走进体育场观看演唱会时,那些越过看台的声浪里,或许正回荡着四十多年前少女的三声呐喊。 参考资料:“公主之死”酿成英沙斗法2018-10-3002:31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