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0年,年仅19岁的丁佑君被土匪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还用枪击穿她的左胸。甚至

1950年,年仅19岁的丁佑君被土匪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还用枪击穿她的左胸。甚至扒光她的衣服游街。最终,宁死不屈的丁佑君被残忍杀害,尸体被饿狼吞噬……

这年秋季的一天,当地一个老农在田地里劳动,无意间被一块刚死去不久的人头骨绊倒,他连忙向盐中区公安所报案。警察调查之后确认这时丁佑君的头骨。

可见,当时丁佑君死的是多么悲惨。

丁佑君出生于1931年,是四川人,父亲是乐山市瓦窑沱富裕的盐商,丁佑君的家庭条件非常不错。

虽然是富裕人家的孩子,但是受出身贫苦的奶娘的影响,丁佑君从小就同情劳动者,富有正义感。

有一次家乡发洪水,丁佑君专门从家里拿出米面,来周济那些受灾的乡民,还请那些因大水把道路冲毁而回不了家的同学到自己家住。

丁佑君对奶妈非常尊重,即便长大之后离家到成都上学,每次回家都不忘给老人家带些小礼物。

1947年,丁佑君初中毕业后。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读书。在校学习期间,她阅读进步书刊,开始有了革命倾向。

1948年4月9日,四川大学因为从事爱国运动遭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消息传到成都女中,大家当即决定罢课。

丁佑君是这场罢课活动的积极分子,她带领同学们走上街头宣传革命思想,演讲,发传单……直至罢课取得胜利。

通过这次罢课运动,丁佑君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1949年4月,丁佑君又投身于中共地下党组织发起的护校运动。父亲怕她的处境不安全,就写信甚至买好车票让她回家。

但是丁佑君对来接它的人说:“我爸爸的心情我理解,但是请你转告她,我不会离开成都,我要在这里迎接解放!”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后,丁佑君在街上看到了西康省因为刚解放而奇缺干部的招生启事后,她陷入了沉思。

当时的丁佑君打算在成都女中毕业之后,继续上大学,专业都选好了。

很多人劝她,放着这么好的条件不去享受,偏偏要到那个山高水远的地方去受苦,在这里将来当个老师、记者或研究员,一样是为国家出力。

但丁佑君思前想后,决定放弃当记者的梦想,准备报考西康干校,准备投身革命事业。

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位于雅安,学生是在成都招生的,因此,入校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长途行军,从成都奔赴雅安。

这次行军异常艰苦,在新津到邛崃的路上,师生们遭受了土匪的包围和袭击,同学们在学校领导的鼓励下,冒着枪弹,匍匐前进三十多里,身体本来就不好的丁佑君,却一直坚持轮流背受伤的同学。

在雅安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学习期,丁佑君如饥似渴地按照制定的计划学习。

有一次上课时,她听教员讲述了苏联女英雄卓娅忍辱不屈的英雄事迹后,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坚定地说道:“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一定会这样做!”

但殊不知,她的这句话,在不久之后,竟一语成谶。

1950年5月,丁佑君从干部学校毕业后,就被组织上分配到了西昌工作,担任西昌女子中学的军代表。

8月,年仅十九岁的丁佑君又被组织上派到西昌县,担任盐中区青年干事,并负责粮食征借工作。

当时的盐中区虽已解放,但土匪的活动仍很猖獗。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数十里,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征粮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等。

群众都亲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

当时,很多人都会人问她:“丁姐姐你家里那么有钱,为什么还要来参加革命呢?”

丁佑君总会郑重地告诉他们:“因为我爱我们的国家,我也爱我的同胞,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1950年9月17日,丁佑君到乡下裕隆镇征粮,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她不幸被土匪绑架。

当时,土匪们要她缴枪,丁佑君坚决果断地说:“我没有枪,只有命!”

当晚,丁佑君被关在新民乡张八街文昌宫戏台左侧的房间里。匪首以丰盛菜饭请她,企图诱她说出县、区武装分布情况。

丁佑君踢翻饭菜,一字不吐,她拒绝了土匪给她送来的食物,并告诫说:“当土匪只有死路一条。”

匪首又让她说出共产党的藏身之处,丁佑君答道:“我们共产党多得很,你不必问了。”

土匪恼羞成怒,他们对丁佑君进行百般摧残,他们把丁佑君气肢捆绑在柱子上,发疯似的用皮鞭、棍棒抽打,施老虎凳,甚至丧尽天良地侮辱她,剥光衣服游街示众,用枪击穿她的左胸,最终丁佑君被折磨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面对敌人的威胁和折磨,丁佑君视死如归,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毛主席!”

恼羞成怒的土匪向她丁佑君昏倒在血泊之中,万恶的土匪竟然提起她的双脚,将她在凸凹不平的地上拖了半里多路,最后被丢弃在荒野中。

这一年,丁佑君才19岁。

1951年11月27日,西昌县各界组成了丁佑君烈士治丧委员会,决定在盐中区公所驻地修建丁佑君烈士陵园。

1987年10月1日,西昌市人民政府将丁佑君烈士殉难地河西镇更名为佑君镇。

生命可以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英雄倒下了,但丁佑君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