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2年11月27日,克林顿来到位于洛杉矶的里根办公室,两人刚一见面,克林顿就

1992年11月27日,克林顿来到位于洛杉矶的里根办公室,两人刚一见面,克林顿就笑得人仰马翻。原来,里根见到克林顿后,拿出了一罐红、白、蓝色的软糖。 1992年11月27日,感恩节刚过,比尔·克林顿作为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来到洛杉矶拜访前总统罗纳德·里根。这次会面发生在克林顿击败乔治·H·W·布什、赢得1992年大选后的过渡期。里根送给克林顿一罐红、白、蓝色的软糖,这个小细节让气氛轻松了不少,也成了两人会面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幕。这罐软糖可不是随手抓来的礼物,它背后连着美国政治里一个低调却重要的传统——总统俱乐部。 简单说,就是美国历任总统之间的一种不成文规矩:新总统上台前,得去向前任取取经。这种传统最早能追溯到1953年,当时胡佛和杜鲁门在艾森豪威尔就职典礼上聊出了这个想法。从那以后,新总统拜访老总统就成了惯例,不管你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大家都得坐下来聊聊国家大事。这种交流不光是为了客套,更是为了让国家的治理不至于断档,保持个连贯性。 1992年,克林顿靠着“经济,笨蛋!”的口号打赢了大选,当时美国经济正陷在衰退里,老百姓日子不好过,他抓住了这个痛点。作为一个年轻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时才46岁,政治经验不算特别丰富。更重要的是,他打败的是共和党在任总统老布什,接下来还得面对一个两党分歧挺大的政治环境。所以,他特别需要从前总统那儿挖点经验,尤其是那些跟他在政治理念上不太一样的共和党老前辈。 在见里根之前,克林顿已经跑了好几趟,找过尼克松、福特和卡特。尼克松给他讲了讲中国和俄罗斯的国际关系有多复杂,福特教了他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更接地气,卡特作为民主党人,给了他一些党内管理的建议。轮到里根时,这位共和党保守派大佬的出场方式就有点不一样了——他拿出了那罐软糖。 要说这俩人,政治上真是南辕北辙。里根是保守主义的旗手,信奉小政府、减税、强硬对付苏联那一套,80年代的美国在他的政策下走了条硬派路线。克林顿呢,走的是“第三条道路”,主张政府适当插手经济,还得搞点社会福利改革,算是温和派的路子。但政治理念不同归不同,里根很清楚权力交接不能乱套。他自己1980年从卡特手里接棒时,两党关系紧张,交接过程磕磕绊绊,他可不想历史重演。 11月27日是感恩节后的第二天,这个日子选得挺有讲究。感恩节在美国是个家庭团聚、互相感谢的节日,挑在这时候见面,多少有点缓和两党对立的意思。里根用这个时间点传递了一个信号:国家利益比党派之争重要,新老总统得先把手握在一起。 那罐软糖可不是随便挑的。里根对软糖有种特别的情结,1966年他竞选加州州长时开始用软糖戒烟,后来当总统也一直带着这个习惯。红、白、蓝色正好是美国国旗的颜色,象征着国家团结。这礼物既是里根个人风格的体现,也是在用轻松的方式告诉克林顿:政权交接得平稳,国家得放第一。更别提这糖果一出场,克林顿笑得那么开心,气氛一下子就没那么严肃了。 两人具体聊啥,外界知道的不多,但肯定离不开总统这份工作的日常。里根很可能提到了怎么跟国会打交道、怎么处理国际事务,还有怎么让老百姓信任你。他还讲了自己1981年遇刺的事,当时子弹离心脏就差一英寸,他却还能开玩笑。这种经历估计让克林顿挺佩服,也给他留了个印象:当总统得有点定力,危机时得稳住。 克林顿后来真把这个传统用得挺溜。他当总统时,碰上波斯尼亚危机、中东和平谈判这些棘手问题,经常找尼克松和老布什聊聊看法。这种跨党派的交流让美国的外交政策没那么颠簸,保持了基本的稳定性。总统俱乐部虽然没个正式组织,但靠着这种私下联系,帮新总统少走了不少弯路。 这次会面后,里根慢慢退出公众视线。1994年,他公开自己得了阿尔茨海默病,2004年因肺炎去世,活了93岁。克林顿呢,当了8年总统后,搞了个克林顿基金会,忙着全球健康、气候变化这些大事,还在希拉里2008年和2016年竞选时帮了不少忙。两人的政治生涯虽然风格不同,但1992年的那次会面,成了他们人生轨迹的一个小交点。 这罐软糖看着不起眼,却挺有分量。它不只是个礼物,更像里根对克林顿的一种鼓励:你接手的是个大摊子,但别太紧张,慢慢来。总统俱乐部这个传统也通过这罐糖体现得挺实在——不管你信奉啥政策,到了这个位置,国家的事得一起扛。这种传承不花哨,但很管用,美国政治能几十年稳下来,跟这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