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明代引进花生后,全民过敏,硬生生吃出来全民脱敏。 明朝中后期,海外贸易热火朝天,

明代引进花生后,全民过敏,硬生生吃出来全民脱敏。 明朝中后期,海外贸易热火朝天,葡萄牙商人把花生带到了中国。先是在福建沿海试种,这东西耐旱、长得快,关键还能填肚子,农民一看就觉得靠谱。当时朝廷也缺粮,鼓励大家种点新作物,花生就这么在南方火了起来。 可谁也没想到,这“西洋果子”初来乍到就给了中国人一个下马威。很多人吃了花生后,身上起疙瘩,嗓子发紧,甚至喘不上气。福建那边有记载,有人吃完就肿了脸,吓得家里人赶紧用冷水擦,好半天才缓过来。集市上还有人嚷嚷说花生有毒,劝大家别碰。当时大夫也不懂这是过敏,只说是体内气不顺,抓点草药对付,可治标不治本。 老百姓心里犯嘀咕,可又舍不得扔。花生产量高,炒一炒还挺香,扔了怪可惜的。于是,有人开始琢磨怎么对付这“怪果”。浙江有个农户试着把花生煮熟,发现症状轻了不少。她每天熬点花生粥,从一点点吃起,慢慢加量,过几周家人就不闹毛病了。这招很快传开,煮啊、炒啊、磨成酱啊,各地都开始折腾。时间一长,过敏的人果然少了。 这事儿还惊动了大人物。徐光启,那时候正忙着搞农业改革,听说花生的事儿后,找了几个医者研究。他琢磨着,可能是少吃点能让人慢慢适应,就让人下去传话。不少农户听了这建议,每天试一点,盯着自己反应,发现还真管用。几年下来,花生从人人喊打的“毒物”变成了家常菜。 到了明朝末年,花生已经不是稀罕玩意儿了。山东那边发现沙地种花生特合适,收成稳当,榨出来的油还能炒菜点灯。江南人更会玩,把花生做成酥糖,甜得让人停不下来。街头巷尾,炒花生的香味飘得到处都是,小孩儿兜里揣着几颗,边玩边啃。花生就这么在中国扎下了根。 徐光启后来还把花生写进了《农政全书》,这书成了农业宝典,指导大家怎么种怎么吃。他自己忙着改良农具、研究天文,硬是把西洋来的知识融进了中国农业。1633年他去世,乡亲们在葬礼上撒花生壳,算是送别这位“种田大师”。明朝1644年没了,可花生的故事没断,如今咱中国是全球花生大国,吃得那叫一个欢实。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79
用户15xxx79 8
2025-05-09 20:53
汉朝的古墓里已经出土了花生,你说是引进的?

用户10xxx22 回复 05-10 00:29
这个不稀奇,偶尔有之和大规模引种不矛盾

用户88xxx67 回复 用户10xxx22 05-10 00:54
其他朝代的的墓葬,也有花生出土!难道都是偶尔有之!

七秒记忆
七秒记忆 5
2025-05-10 00:45
瞎扯淡,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花生本来就不过敏
用户17xxx94
用户17xxx94 4
2025-05-09 22:26
好吃的人类啊,硬是把好些食物吃到不过敏。[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