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副营长误入敌人阵地,他见跑不掉了,索性进入敌军阵地,还大声问敌人:“你们长官呢,在哪?带我去见他!”
那年11月,皖东,一天晚上,新四军第2师6旅16团1营副营长肖选进,带着侦察小组摸黑执行任务。
野草锋利,把他手背划出道血口子。他顾不上疼,一门心思盯着前方。没料到,一脚踩进了国民党顽军第8游击纵队的阵地。
“站住!什么人?”
几道手电筒光突然扫过来,四五个端着枪的顽军哨兵围了上来。肖选进 手按住腰间的驳壳枪,心跳猛地加快。
转身跑肯定会暴露,搞不好还会招来更多敌人;硬着头皮往前走,又不知该如何应对。
月光下,他看清哨兵穿的军装和自己不一样,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胸口。
肖选进明白,孤身一人,只要露怯就完了。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大步朝哨兵走去。
“你们长官在哪?带我去见他!”
肖选进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哨兵们见他单枪匹马,还如此镇定,都愣住了。几个人面面相觑,心里直犯嘀咕:这军官哪来的?怎么从没见过?
当时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军官调动频繁。哨兵不敢轻易得罪 “上级”。
犹豫片刻后,一个哨兵上前说道:“长官,我们支队长在指挥所吃饭,我带您过去。”
肖选进点点头,神色如常,心里却暗自欣喜。
肖选进是老红军,长征时留在南方开展了三年游击战争。
那三年异常艰难,敌人以几十倍的兵力围剿。没有固定根据地,粮食也常常短缺。
他们在深山老林里辗转,饿了就摘野果、挖野菜充饥。晚上只能蜷在潮湿的山洞或草丛中休息。
敌人天天搜山,稍有不慎就会被包围。但肖选进凭借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机敏,一次次死里逃生,也练就了遇事不慌的沉稳性格。
国民党顽军第8游击纵队不打鬼子,反而与新四军为敌。
他们武器精良,配备不少火炮,却一心制造摩擦、进攻新四军根据地。
皖江根据地是新四军的重要据点,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此前在磨盘山,16 团与他们激战一天一夜。
因武器装备悬殊,16 团伤亡惨重,不得不先行撤退。
团部商议后决定,派 1 营发动夜袭,打乱敌人部署。
肖选进主动请缨,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无畏的勇气,成为此次任务的最佳人选之一。
跟着哨兵前往指挥所的路上,肖选进脑子飞速运转。
他清楚,身处敌营步步是险,但也暗藏转机。只要见到敌方长官,就有可能获取情报,甚至扭转局势。
到了指挥所,支队长郑其昌正狼吞虎咽地吃饭。
自从占领磨盘山,他得意忘形,觉得新四军不堪一击。听到哨兵报告有 “友军” 支援,他上下打量着肖选进,满脸怀疑。
“你哪个部队的?” 郑其昌放下筷子问道。
肖选进语气平静:“528 团 1 营营长,奉命支援。”
国民党部队番号繁杂,郑其昌一时也难以查证。听了这话,他虽有疑虑,但仍炫耀道:“你来晚了,‘共军’早被打跑了,磨盘山现在是我们的。”
肖选进皱起眉头,严肃地说:“是吗?我部队来的路上,明明发现了‘共军’踪迹,他们怕是要偷袭。”
郑其昌冷笑一声:“别瞎操心,‘共军’连阵地都守不住,哪敢来偷袭?先吃饭吧。”
肖选进坚持道:“支队长,此事不可大意。要是真被偷袭,辛苦打下的阵地就没了。您要不信,跟我去看看,若真有‘共军’,您指挥,咱们一起解决他们。”
郑其昌见肖选进说得认真,心里有些动摇。
他想着自己兵力充足,去看看也无妨,万一真有 “共军”,还能立个大功。
于是起身,带着两个哨兵,跟着肖选进出了门。
一路上,肖选进表面镇定,心里却在估算距离。他知道侦察小组已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伏击点就在前方。
走着走着,郑其昌突然感觉不对劲,这地方很陌生,越走越阴森。
他刚要开口询问,肖选进猛地喊了声:“到了!”
话音刚落,草丛里、树后面 “呼啦啦” 冒出一群新四军战士,枪口齐刷刷对准郑其昌等人。
喊杀声响彻夜空,郑其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直冒,这才知道中了计。
“你们…… 竟敢骗我!” 郑其昌声音颤抖。
肖选进冷笑道:“郑支队长,不是我们骗你,是你太轻敌。国难当头,不打鬼子反而打自己人,不觉得羞耻吗?”
郑其昌瘫坐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起。
肖选进立刻让人将他看押起来,一审问,怕死的郑其昌把顽军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全招了出来。
肖选进大喜,这是绝佳的战机。
当晚,他迅速集结两个连的兵力,依据情报制定作战计划。
战斗打响,新四军借着夜色掩护,避开敌人火力优势,采取分割包围战术。
肖选进带头冲锋,驳壳枪连连射击。战士们士气高涨,奋勇杀敌。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顽军防线彻底崩溃。
此役,歼灭敌人560多名,缴获450多条步枪、数门火炮及大批弹药。
更关键的是,成功收复磨盘山阵地,打得顽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这场战斗的胜利,肖选进功不可没。
误闯敌阵时,他沉着冷静,化被动为主动,智取敌方支队长,获取关键情报,为夜袭成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