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再次读到黄权降魏这段,不禁猛然感受到一种真切的君臣相惜之情。 ​黄权被迫无奈

再次读到黄权降魏这段,不禁猛然感受到一种真切的君臣相惜之情。 ​黄权被迫无奈投降了魏国,从而失去了与蜀国的联系。刘备的下属奏请将黄权的妻儿收为人质,刘备却说,黄权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 夷陵那把火把长江都烧红了的时候,谁还记得黄权带着江北那支孤军苦苦支撑了多久?陆逊的兵锋切断了所有退路,北面是曹魏虎视眈眈的防线,南面是东吴布下的天罗地网。站在江边望不见成都的烽火,黄权攥着半截折断的剑柄,指甲在掌心掐出血痕——他比谁都清楚,这时候投降等于在史书上烙个洗不掉的污点,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们不能白白送命。 成都城里炸了锅。朝堂上唾沫星子乱飞,有人翻出黄权当年劝谏刘备别打夷陵之战的旧账,说他早存了二心;有人掰着指头数他族中还有多少亲眷能充作人质。刘备坐在龙椅上听着,突然想起建安二十四年那个暴雨夜,汉中捷报传来时,黄权是唯一没跟着群臣道贺的人。这个总爱泼冷水的谋士拽着他的袖子说:"主公若是急着称王,汉中百姓怕是又要遭殃。" 侍从捧着弹劾奏章跪了满地,刘备突然抓起案头的竹简砸向丹墀。满朝文武吓得噤了声,只听见他喉咙里压着砂石般的哽咽:"你们要朕治黄权的罪?该治罪的是朕!"大殿外飘进的柳絮粘在龙袍上,恍惚间像是当年新野逃亡时沾的芦花。那个总能在绝境里指出生路的黄公衡,此刻隔着千山万水,怕是正对着西南方向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曹魏那边倒是热闹得紧。听说曹丕特意在邺城给黄权办了接风宴,席间故意问他要不要带兵打回蜀中。满堂哄笑里,黄权捧着酒樽的手稳得可怕:"魏王恕罪,臣的刀只杀过吴狗。"这话传回成都,诸葛亮正在给后主讲《出师表》,笔尖悬在竹简上半晌没落——谁能想到,最懂"亲贤臣远小人"这话的,竟是那个"叛将"。 倒是黄权的老妻在成都过得挺踏实。街坊邻居看见她照常去市集买布,家里小儿子该念书念书,该习武习武。有天宫里送来两车蜀锦,说是陛下赏的。老太太摸着锦缎上熟悉的芙蓉纹,突然抹了把眼睛:"这料子还是当年先帝入蜀时赏的式样。"押车的侍卫鼻子一酸,差点没握住缰绳。 建安二十六年春,洛阳城飘着细雪。已经成为魏国镇南将军的黄权收到个沉甸甸的木匣,打开是半块焦黑的虎符。信使说这是从夷陵战场挖出来的,刘备临终前特意嘱咐要送过江。黄权把虎符捂在胸口坐了一夜,第二天上书曹叡辞了所有官职。邺城的茶馆里开始流传,说有个白发老头每天清晨都朝着西南焚香,青烟能飘三十里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