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距离不到100米时,忍不住扣动了扳机。结果,他就这样一枪创下了我军前所也未有的战绩。   (信息来源:2007年07月30日央视国际——战地英雄:18岁八路军战士用步枪打飞机)   1942年,17岁的宋岭春参军入伍,成了八路军的一员,当时中国军队的家底儿,跟日军比起来,那真是天上地下,人家有坦克大炮飞机,我们这边,许多战士连子弹都得省着用,不少家伙事儿还是从敌人那儿缴获的。   缺枪少弹乃为常事,即便身处如此艰苦之境,宋岭春仍手持三八大盖,演绎出一场以弱胜强的硬核大戏。   宋岭春这小伙子,天生就是个神枪手,枪法好得没话说,很快就在部队里拔了尖,他从日军手里缴获了一支三八大盖,从此枪不离身,专门端鬼子的炮楼、打日军的岗哨,屡屡得手,战友们都服气,管他叫“枪神”。   不过,大家伙儿也嘀咕,这宋岭春打地上的固定靶是厉害,可要是对付天上飞的铁疙瘩,他那枪法还灵不灵呢?为了强化手臂肌力,他竟创造性地在枪口处绑挂一块普通砖块,并能咬牙坚持数个小时不间断训练,展现出罕见的意志力与忍耐力。 天赋加上这股子拼劲儿,他的射击技术简直是炉火纯青,每次射击考评,雷打不动的第一名,回到老部队,因为枪法实在太准,宋岭春每次领到的子弹都比别人多那么几发。 1943年9月某日清晨,山东栖霞县一处毫不引人注目的小山庄内,八路军205连官兵们正准备享用早餐,就在此时,一阵刺破长空的防空警报声猝然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日寇的飞机再度光顾!战士们闻警即动,顾不上放下手中饭碗,迅速抓起武器,争分夺秒地向外奔去,按预案迅速分散隐蔽。   宋岭春也跟着战友们往村边的山坡跑,不过,别人都是找地方趴下,他却仰面躺着,眼睛死死盯着天空,用他的话说:“我得看清楚,飞机怎么打,怎么扫射,怎么丢炸弹,心里才有数。” 四架日军飞机黑压压地扑过来,对着村子就是一通狂轰滥炸,机枪子弹像泼水一样扫下来,整个村子顿时鸡飞狗跳。   尤其令人气愤的是,其中一架飞机竟降至极低的高度,刻意放慢速度,机舱中的飞行员甚至狂妄地探出头来,肆意扫视下方,一副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的嚣张姿态。   目视着那低飞的敌机触手可及,宋岭春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令人惊诧的大胆想法,用手中的步枪将其击落!这一念头浮现的瞬间,连他自己都为之一怔,心中既涌动着兴奋,又夹杂着几分迟疑,他深知部队规定严明,遇到空中袭击时必须严守隐蔽,绝不能贸然暴露自己的位置,以免危及整个连队安全。 再说,步枪打飞机?听着就像天方夜谭,宋岭春也知道,就凭一颗小小的步枪子弹,打在飞机身上,顶多跟挠痒痒似的,除非能狗屎运打中油箱,可他对飞机构造两眼一抹黑,“光知道在天上飞,油箱在哪儿都不知道。” 就在他内心挣扎之际,那架肆无忌惮的敌机竟又在他头顶上空盘旋了三周,驾驶员那副趾高气扬、探头探脑的模样,彻底点燃了宋岭春心中的怒火。"管他暴露不暴露,拼了!"   他心一横,决定拼一把,他麻利地压满子弹,举起步枪,对准了那架嚣张的敌机,他心里清楚,飞机在动,子弹飞行也需要时间,必须打出提前量。 就在此刻,情势陡然生变,那架敌机竟猛地调转机头,以一种令人心惊的姿态,笔直地向宋岭春所在位置俯冲而来!嘿,这一下,反倒省了宋岭春计算提前量的麻烦,他心里琢磨:“顶着过来的,就没问题……反正你总得过来,子弹下去,早点晚点,它总能碰上!”他屏住呼吸,准星牢牢套住飞行员的脑袋,果断扣动了扳机! "啪"的一声清晰枪响划破长空,子弹精准无误地击中预定目标,那架日军战机顿时在空中摇摆不定,如同一个醉汉般左右摇晃,完全丧失了平衡与操控能力,随后,它呈螺旋状急速下坠,重重地撞向山坡,随即"轰隆"一声震天巨响,化作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   其余三架日机目睹此景,顿时胆战心惊,再无先前的气焰,仓皇掉转机头,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先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宋岭春用步枪打下日军飞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部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本来还有点儿小紧张,担心自己违反纪律会挨批评,谁知,上级非但没批评他,反而对他赞不绝口。   这一壮举很快引起了许世友司令员的关注,许司令亲自召见宋岭春,热情地拍着他的肩膀赞扬道:"好小子,打得漂亮!"随后,许司令更是特意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高度肯定了宋岭春这种勇于战斗、敢于出击的战斗精神,他同时向全体指战员强调,在确保安全隐蔽的基础上,也要善于把握战机,果断出手,坚决打压敌人的气焰。 他用步枪击落日军飞机的传奇,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激励着后来人,而他那支立下奇功的三八大盖步枪和被击落的飞机残骸的一部分,如今就静静地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作为珍贵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中,一个年轻战士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