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想让南疆给他送10棵沙枣树苗,南疆有240个人负责运送。但没想到送着送着这240个人反了,而且规模越来越大,500个人,3000个人,最后乌什全城都造反了。 这事儿乍一听挺魔幻的——皇帝老儿要几棵树苗,底下人怎么就能闹到全城造反?翻开史料才明白,十棵沙枣树背后藏着整套吃人系统。240个劳力被征调时,衙门直接把人当牲口使,路上口粮被层层克扣,监工拿皮鞭说话,稍有怠慢就往死里打。更绝的是这差事没完没了,树苗送到京城不算完,返程还得给官员运私货。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抡起运送树苗的扁担拼命。 都说乾隆盛世国泰民安,可边疆百姓眼里的盛世完全是另一个版本。当地官员把"皇差"当摇钱树,汉官欺负维吾尔百姓不会说官话,强征赋税时故意把秤砣换成石头。有学者统计过,乌什地区每年被贪污的粮食能养活三万多人。这哪是治理边疆?分明是开着官府的收割机在百姓身上来回碾压。 最讽刺的是造反军打出的旗号:"我们不反皇上,只杀贪官"。这话狠狠抽了朝廷的脸面,暴露出所谓"盛世"早就烂在基层了。乾隆收到八百里加急时还在避暑山庄写诗,听说边疆出事,第一反应居然是"定有奸人煽惑"。直到叛军围困城池三个月,朝廷才意识到这不是普通民变,慌忙从陕西调兵镇压。 站在历史高处看乌什事变,它像一盆冰水浇在乾隆盛世的虚火上。京城里歌舞升平的达官贵人们不会知道,他们吃的哈密瓜要多少条人命来换,身上穿的丝绸沾着多少边疆百姓的血。当统治集团把压榨百姓当作天经地义,再辉煌的盛世也不过是座纸牌屋,随便刮阵风就能塌得干干净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