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的一天夜里,溥仪准备睡觉,太监突然禀报说有人从养心殿的梁上向下偷看。然而溥仪知道后,立刻下了一道让人惊讶的的命令,他要亲自上养心殿的屋顶探查。
没想到当时除了溥仪之外,还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也和溥仪爬到了养心殿的房梁上。
这个人就是润麒。而且上房梁找人的主意,也是他给溥仪出的。
为什么溥仪那么听润麒的话呢?这还要从润麒的特殊家族说起。 润麒全名郭布罗·润麒,他的姐姐是婉容,婉容的母亲是爱新觉罗·溥煦的孙女,人称“四格格”,她生下婉容不久后就去世了。
后来父亲荣源续娶了爱新觉罗·恒香,恒香给婉容生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大弟叫郭布罗·润良,二弟就是郭布罗·润麒。 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皇后的弟弟,润麒自然与溥仪的关系更亲密些。
婉容被封为皇后的时候,润麒也被赏赐二品官员才能佩戴的红顶子和三眼花翎。
后来润麒跟随父母一同进宫谢恩,因为是头一次觐见皇帝,润麒母亲特意在家里教了他宫里的规矩,可是润麒觉得很麻烦不想学。
在宫里,溥仪问他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润麒直率地回答说喜欢爬树、抓小动物,溥仪一下子对他产生了好感,从此以后就经常让润麒到宫里伴读,其实就是陪他玩。
溥仪从小身居宫中,除了每日枯燥的学习和跟长辈请安之外,就只能与一些太监相处。虽然偶尔曾经王府家中的弟弟妹妹能进来会亲,但对于一个青春年少的男孩来说,实在是太拘束沉闷了。
润麒的出现,让溥仪原本死气沉沉的生活一下子充满了色彩。两个人几乎形影不离,每天都在一起爬树、捉迷藏、嬉笑打闹。
就这样,润麒在宫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润麒陪伴在溥仪身边的时候,渐渐也感受到身为皇帝所享受的天子生活,只不过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比如,溥仪的一日三餐,远没宫外传说的百八十样,以比较正式的午餐和晚餐为例,也就只有十几种,后来竟然渐渐减少到八九种。
有一次润麒与溥仪聊天聊到了自行车,溥仪很感兴趣,于是他便让人买了一辆,在养心殿里开辟一个练习骑车的地方,让润麒教他骑车。
可是宫里的门槛太多,每过一道门槛都要下来,搬着车过去,实在太麻烦了。
这时润麒告诉溥仪,他们家为了方便骑自行车,把自家门槛给锯了,然后给溥仪出主意,让他干脆把紫禁城里的门槛也锯掉。
溥仪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要将紫禁城的门槛锯掉, 太监宫女们听了连忙阻拦溥仪,说锯掉门槛可是大不吉利,那样老祖宗留下的好风水就被破了。
可溥仪不管那一套,非锯不可,短短五天之内,就把御花园通往养心殿的门槛都锯了。
虽然锯门槛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润麒最终也没有因为锯门槛的事情受到任何处罚,反而由于深受溥仪喜欢,终日陪伴左右,成了紫禁城里受众人瞩目的贵客。
那个时候,润麒还经常带着溥仪爬到房顶上去。每次只要他们一说“上房”,太监们就得马上把梯子架上,然后拿来裹脚布,一端绑在他们两个的脚脖上,另一端系在太监的腰上。
润麒经常拿着皇帝“永保天命”的印章,在皇宫的柱子上到处乱盖。溥仪没有责怪他,但他却惹恼了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载沣一看到柱子上的“永保天命”,就会气恼地说:“准是润麒这小子干的!”
虽然润麒很顽皮,但是对溥仪却很忠心。
1929年,17岁的润麒和溥杰在溥仪的资助下,去日本留学,去学习先进的军事知识,好将来回国帮他建立军队,恢复帝制。
1938年,润麒和溥杰两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当时,溥仪已经在日本蒙骗下于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再一次登上了所谓的皇帝宝座。
也许是出于民族的自尊,也许是不想自己反被利用,润麒公然选择反抗日本。
幻想着借助日军恢复帝制的溥仪,最终也没能实现他再次当上皇帝的梦想。
1945年,日本投降后,润麒被苏联军逮捕。
1948年,润麒被调到一个普通的士兵收容所。36岁的润麒在这里每天要劳动十五六个小时,干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脏活、重活,一日三顿只能喝粥、吃马铃薯。
在苏联呆了5年后,润麒被押送到了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
在这里,他表现积极,乐观的天性在埋没了许久后又再次表现出来。他不但主动帮助翻译日文材料,还自编自演了许多话剧。
1957年,润麒因罪行较轻,认罪态度较好,被免予起诉,释放回家,回到了北京。刚开始,他在汽车修理厂当工人。
1961年除夕,周总理在中南海宴请以载涛、溥仪为首的爱新觉罗家族,席间,总理问润麒干什么工作。润麒说:“钳工。”
一旁的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问:“你是几级工?”
润麒说:“学徒工。”大家全笑了。
周总理皱皱眉说:“这不合适,你应该发挥你的特长。”
没过多久,润麒被调到了北京编译社。
2007年,润麒去世。
终其原因,润麒能得到溥仪的特殊待遇,不仅仅在于他的家族原因,还因为润麒天生就是率真单纯的性格。
溥仪的童年太过克制和束缚。旁边有自从有了润麒的出现,溥仪觉得自己的生命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