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央视这演都不演了,印度被击落了六架主力战斗机之后,央视军事直接公开介绍PL-15E导弹战斗力详解。 印度军机被击落当晚,央视军事频道便迅速播报了一则关于中国自主研发的PL-15E远程空空导弹的战力详解,这种“巧合”在不少观察者看来,颇具意味。 如此迅速的动作,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战绩广告”,不仅是在展示中国空军的新型武器装备的实战能力,更是在向国际军火市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的高端军用导弹,已经可以经得起实战考验,并具有强大吸引力。 PL-15E导弹作为出口型,源自于中国现役的PL-15,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种拥有超远射程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之一,具备高抗干扰、高机动性目标打击能力,其最关键的特点是采用了双向数据链与先进的AESA雷达制导头,使得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依旧能保持稳定跟踪和精准打击。 这次央视的播报,不只是理论层面的参数介绍,而是以实际战绩为背景,对导弹的性能进行了立体化呈现。 在国际军贸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战绩背书”无疑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甚至比传统的军展更具说服力。 这种看似大胆的公开展示,也引发了一部分网友的担忧。 有人质疑:如果将PL-15E出口给一些技术能力较强的国家,他们是否会进行“暴力拆解”?通过逆向工程解析内部结构,从而掌握关键技术,进而仿制或优化自己的类似型号? 这点大家可以放心,高端武器系统涉及多个子系统的协同工作,尤其是像PL-15E这样融合雷达、数据链、推进控制和制导算法等复杂体系的导弹,不是一拆开就能看懂的“大积木”。 即使有实体样本,缺乏材料工艺、软件代码、电磁匹配等核心参数支撑,仿制难度仍然极大。 此外,出口型的PL-15E本身就是在保留核心机密的基础上“阉割”而来,与中国空军自用型号之间存在关键差异,真正的技术壁垒仍被牢牢掌握在自主控制之中。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