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穷,又不是傻!”2023年,辽宁大爷老张,到奥莱商场买羽绒服,试了一款加拿大大鹅,不料,价格竟17000元!老张气不过,扭头走到波司登准备支持国货,谁料国货要2699,最后的结局亮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去年冬天的一个普通早晨,老张带着买件羽绒服的朴素愿望走进了市中心的一家大型商场。那天北京冷得出奇,北风一阵阵往脖子里灌,他在地铁口冻得直哆嗦,心想:是时候换件真正保暖的冬衣了。作为一名退休工人,老张的消费观很朴素——不图样子,只求实用。他提前查过天气预报,这个冬天注定寒冷漫长,于是准备“狠心”花个千把块,买件靠谱的羽绒服。 可没想到,刚走进商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温暖的环境里是各种价格同样“热辣”的羽绒服。老张第一眼被加拿大鹅的展台吸引了,那羽绒服剪裁利落,做工看起来挺精致,导购介绍得头头是道,说什么“北极探险级别保暖”、“明星同款”,一件标价赫然是——17000元。老张整个人愣住了,喃喃念着:“一万七?这是穿羽绒服还是买金子?” 他赶紧离开那片“贵族区域”,走到国产品牌波司登的柜台前,心想国货应该亲民些。结果一看,一件中长款羽绒服标价2699元,也远超他的心理预期。老张一阵懊恼,他心里原本预算是五六百,这价格简直就是“价格刺客”,让人猝不及防。 走出商场,寒风再次袭来,老张的脑子也越来越清醒。他开始思考:一件羽绒服,哪怕再好,毕竟就是用来挡风保暖的衣服,凭什么卖到一万多?那些所谓“高端品牌”的附加值,真的值这个价吗? 回到家,他上网查了一下这类羽绒服的评价,发现并不都是溢美之词。加拿大鹅确实保暖不错,但很多人也反馈穿着厚重、不透气,不太适合南方城市的湿冷环境;而波司登虽然是老牌国货,但近年来也频频向“高端化”靠拢,价格水涨船高,性价比也成了不少人质疑的焦点。 这时候,老张忽然想起多年前冬天施工队里穿的军大衣。他当年在建筑工地干活,工友们几乎人手一件军绿色棉大衣,厚实耐穿、挡风御寒不在话下。他随手在电商平台上一搜,还真有,价格从几十到一百多不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下单了一件售价55元的加厚军大衣。 几天后快递送到,老张试穿之后简直惊喜得不行。军大衣分量足,内部填充棉花绵密,穿上后整个人像被包进了暖炉里。大衣虽不修身,但有口袋、拉链、风帽,功能性极强。更关键的是——他只花了55元。 他随手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张照片,配文是:“17000买不起,2699嫌贵,55元军大衣保暖还实用,这冬天我认了。”没想到这条帖子迅速蹿红,数万网友点赞转发,评论区热闹非凡。有网友调侃“爷青回”,也有人认真讨论起“消费回归理性”的话题,更有人晒出自己也买了军大衣、棉大衣,“全家保暖不过百元”的真实体验。 从老张的一次冬季购物,到一场关于“羽绒服定价”的全民讨论,最终落脚点其实仍是每个人的消费选择权。品牌不该凌驾于理性之上,价格不应脱离价值本质。每一分钱的花出,都是消费者在用脚投票。而那个55元的军大衣,或许正代表着一种质朴、真实的选择:不为虚荣买单,只为生活添暖。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