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楼上住了个85岁的老奶奶,老伴没了,儿子闺女都在外地,一天,她来敲门,问我要不要花60万买她的房,她的房子有135平米。我说我有房子,不需要再买了,可是她对我说,如果你买我的房子,我可以不要你钱,但是你必须要给我养老送终。 楼道感应灯忽明忽暗时,85岁的李奶奶端着一盘发糕敲开我家门。她没问“要不要买我的房”,只说:“刚蒸的,给你尝尝。”
后来才知道,那盘发糕是试探。子女三年没回家的老人,守着135㎡的空房子,马桶坏了三天没敢喝水,摔倒了就躺着等保洁上门。她说房子可以白送,只求每天有人敲敲门:“不用你养老,听见屋里有人应声就行。”
我们总以为老人要的是钱,其实他们要的是“被需要”。小区里知道这事后,快递小哥取件时会吼一嗓子“有您的件”,菜鸟驿站姑娘存包裹顺带捎捆青菜,隔壁宝妈取经怎么腌酸菜。上周暴雨夜,十二户人家的门铃轮流响起——每户存了她儿女的电话。
现在李奶奶常坐在单元门口晒太阳,兜里揣着润喉糖见人就发。她说房子要留着,等孙子结婚用。那个曾经要用房产证换敲门声的老人,在二十几个“编外子女”的脚步声里,悄悄把尊严捡了回来。
评论列表